粮食科技创新团队及学科带头人篇.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粮食科技创新团队及学科带头人篇 一.粮食加工创新团队及学科带头人 75 粮食科研机构和创新团队及学科带头人汇 粮食加工创新团队及学科带头人 粮食科技创新团队、学科带头人信息表 推荐单位盖章:江南大学 人才团队名称 粮食精深加工工程与技术 人才团队所在单位 江南大学 人才团队的主要研究 粮食精深加工、全谷物营养与健康、主食工业化、粮食质量与安全 方向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基于电特性差异的以麦麸为例的生物材料电场诱导分离研 究 ”、 “特异性吸附黄曲霉素 B 的有序磁性介孔二氧化硅设计及吸附机制研 1 究”、 “基于分子自组装策略的麦胚蛋白-金属离子络合机制研究”;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基于离子液体的米糠多糖 RBP- Ⅱ活性修饰及抗肿瘤机理的研 人才团队近 5 年承担 究”、 “酶法支链延长修饰对蜡质玉米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机制”、 “小麦中 的国家计划项目 呕吐毒素臭氧降解机制及产物安全性评价”、 “阿拉伯胶改良全麦烘焙制品品质的机理研 究” ; 3.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稻米加工黄曲霉毒素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03037); 4.公益性行业 (粮食)科研专项 “粮食加工过程中真菌毒素臭氧在线消减技术装备研发及示范 (201313005)”; 5.粮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子课题 “粮食产后损失浪费调查评估模型技术研发与信息平台建设 ” (201513004-02); 农业技术试验示范与服务 “传统米制品工业化加工专用原料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开发”。 近五年来,本团队在粮食深加工、全谷物营养与健康、主食工业化与粮食质量与安全领域成果显 著,先后主持和完成公益性行业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委、教育部等项目。获 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学和科研成果,授权发明专利 30 项,发表学术论文 150 余篇(其中 SCI 论文 50 多篇),最新成果已在十几家粮食深加工企业推广,累计转化粮食及其副产品 85 万吨,形成 人才团队取得的主要 10 亿元投资、31.5 亿元总产值、3.1 亿元利润和 2.2 亿元利税,提高了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构建了 成果 我国稻米精深加工技术和产业创新体系,使稻米资源得到前所未有的利用,示范带动作用显著。 1.2015 年《米线专用粉和江西传统鲜湿米线的工业生产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应用》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2012 年《水稻小麦产后精深加工和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与推广应用》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二等奖; 3.2011 年《早籼稻产后精深加工和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与推广应用》获中华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4.2010 年《稻米营养方便食品及其副产品深加工关键技术》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学科带头人姓名 陈正行 性别 男 身份证号 学科带头人最高学历 博士研究生 毕业院校 无锡轻工业学院 毕业时间 移动电话 固定电话 邮 箱 zxchen2007@126.com 通讯地址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蠡湖大道 1800 号 邮 编 21

文档评论(0)

159****98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