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肠题凑古代墓的方式
黄肠题凑古代墓葬的方式“题凑”是一种葬式,始于上古,多见于汉代,汉以后很少再用。 黄肠题凑:西汉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堆垒成的框形结构,“黄肠题凑”一名最初见于《汉书·霍光传》。根据汉代的礼制,黄肠题凑与梓宫、便房、外藏椁同属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经朝廷特赐,个别勋臣贵戚也可使用。
目录
见图片
“黄肠题凑”,是帝王一级使用的椁室,等级最高。即椁室为四周用柏木枋(即方形木)堆
成的框型结构。黄肠是指黄心的柏木,即堆垒椁室所用的柏木枋木心色黄。题凑是指枋木的
端头皆指向内,即四壁所垒筑的枋木与同侧椁室壁板面呈垂直方向,若从内侧看,四壁都只
见枋木的端头。[1]墓葬中的“题凑”结构,据文献记载,至迟在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但缺
乏实物的
黄肠题凑
证据。从已有的汉代考古材料可知:“题凑”在结构上的基本特点,一是层层平铺、叠垒,
一般不用榫卯;二是“木头皆内向”,即题凑四壁所垒筑的枋木(或木条)全与同侧椁室壁
板呈垂直方向,若从内侧看,四壁都只见枋木的端头,题凑的名称便是由这种特定的方式衍
生出来的。“黄肠”则因题凑用的木材都是剥去树皮的柏木枋(椽),以木色淡黄而得名。
“黄肠题凑”皆发现于竖穴木椁墓中。例如,长沙象鼻嘴1号墓、北京大葆台1号墓等都使用
了黄肠题凑。“黄肠题凑”指西汉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垒成的框形结构。所谓“黄
肠”,颜师古注引苏林的说法即柏木黄心,即去皮后的柏木。棺椁周围用木头垒起一圈墙,
上面盖上顶板,就像一间房子似的,外面还有便房。天子以下的诸侯、大夫、士也可用题凑
。但一般不能用柏木,而用松木及杂木等。但经天子特许,诸侯王和重臣死后也可用黄肠题
凑,如汉霍光死,汉宣帝“赐给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
详细介绍
黄肠题凑 是流行于秦汉时期的一种特殊葬制,其使用者主要是帝王及其妻妾,还有皇帝特
许的宠臣。三国时魏人苏林在注释《汉书·霍光传》中释该词时说: 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
,故曰黄肠;木头皆内向,故曰题凑。 即 黄肠 是指墓葬的材料和颜色(柏木黄心), 题
凑 是指墓葬的形式和结构(木头皆内向)。 黄肠题凑 是西汉中期才出现的名称,而在此
之前,则称为 题凑. 黄肠题凑 葬制在史书中有这样一些记载:《汉旧仪》 武帝坟高二十
丈,明中高一丈七尺,四周二丈,用梓棺黄肠题凑。 《汉书?霍光传》: 光薨,上及皇太
后亲临光丧……赐……黄肠题凑各一具,枞木外臧椁十五具。 《汉书·董贤传》: (帝)
令将作为贤起冢茔陵旁,内为便房,刚柏题凑。 《续汉书·礼仪志》: 治黄肠题凑,便房
如礼。 《盐铁论·散不足》: 今富者绣墙题凑,中者梓棺楩椁。 目前最早的黄肠题凑墓
发现于河北石家庄市小沿村,墓主身份属诸侯王,时代约当西汉早期。题凑木与椁壁板呈垂
直方向垒砌于椁室四周,木头皆内向,题凑前壁略呈方形,长宽各约4米,直达墓道尽头,
因墓在历史上被盗挖而烧毁,详细情况不得而知。
在长沙湘江西岸咸家湖畔发现的象鼻嘴一号墓和陡壁山一号墓为了解 黄肠题凑 葬制提供了/cxcms/product/2012-12-21/428.html
丰富的资料。这两座墓都是带斜坡墓道的岩坑竖穴墓,研究者们认为可能分属于西汉某位长
沙王和他的妻子。象鼻嘴一号墓坑口长20米,宽18米,坑深7。9米,底部置木结构的甬道、
题凑、前室、后室、两层回廊以及两重木椁和三重套棺。题凑由908根柏木垒成,围在外椁
四周,并略低于外椁,平面呈凸字形,前、后壁宽13。2米,两侧壁长14。1米。题凑木宽25
米,厚0。3米,长度在1。5~1。7米左右。题凑内的外椁空间分前室、内椁和回廊三部分,
内椁内设后室,中央置放三重套棺,左右和后方三面有内回廊,分为七室,外椁回廊也分十
二室,各小室分别放置陶器、漆器、丝织物、冥钱等随葬品。陡壁山一号墓的 黄肠题凑 是
在外椁壁板四周用179根粗大的黄心柏木垒成,其中,东边垒三层,每层东西方向铺15根,
共45根;南北两边各垒三层,每层南北方向铺18根,共54根;西边通墓道只垒二层,每层东/html/peixunxiangmu/2012/1111/58.html
西方向铺13根,共26根。四边高度都低于椁室外壁板。南北两边最下层的第四、十、十六三/html/peixunxiangmu/2012/1115/62.html
根木枋都是平铺垒叠,没有榫卯扣接。现存最长的黄肠木为1。17米,最短的(有被盗掘者
砍断的痕迹)为0。27米,多数残长0。7~0。9米,均为0。4米左右的见方。椁顶和题凑外
围填塞木炭和白膏泥,起防潮和密封的作用。
1974年到1975年在北京大葆台发掘的两座墓也属 黄肠题凑 式,墓主人据测可能是西汉燕王
刘旦或广阳顷王刘建和王后。其中一号墓保存较好,这座墓的题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