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课-正压通气201606概要
第3课结束 * * 在第三课我们将学习 何时进行正压通气 气流充气式气囊、自动充气式气囊、T-组合复苏器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各种正压通气装置的操作 新生儿面罩的正确放置方法 检测、发现并解决常见的机械故障 怎样评价正压通气是否成功 * 开始复苏后,婴儿没有呼吸或仅有喘息,心率低于100次/分, 或者吸入100%氧气仍有青紫,那么下一步就要开始正压通气。对于危重新生儿,这是非常重要的技术并且是唯一最重要的步骤。 成功的复苏可能就依赖于这一步骤是否有效。 * 用于新生儿的正压人工呼吸装置有三种: 自动充气式气囊:挤压后自动充气,不需要压缩气源;它始终处于膨胀状态。 气流充气式气囊:不使用时气囊塌陷,像一个放了气的气球。只有当有气流进入并且出口被封住,比如当面罩被紧贴放置在新生儿面部时。 T-组合复苏器:只有当有气流进入时才能工作。操作者用拇指或其他手指堵塞或开放T型管开口,控制气体直接流向周围环境或婴儿。 * 自动充气式气囊,正如它的名称所示,在无压缩气源的情况下,可自动充气。如不被挤压,它一直处于膨胀状态。吸气峰压(最大充盈压)取决于对气囊的挤压力量。自动充气式气囊有一个压力释放阀门,当吸气峰压超过30 到 40 cm H2O 时会自动打开。这是使之不易过度充气的安全设计。 * 即使没有气源自动充气气囊也可以工作,所以使用前要确认是否连接氧气。只有在加装PEEP瓣后才能提供呼气末正压 (PEEP) 。如果患者有自主呼吸,则不能通过自动充气式气囊提供可靠的持续气道正压 (CPAP) 。需要连接储氧器,才可以在挤压气囊时获得 90% 到100%的氧。不能通过面罩常压给氧。 * T-组合复苏器必须连接到压缩气源才能工作。此装置需要面罩与面部紧密接触才可使肺膨胀。此装置还需要有一定的准备时间来组装、打开气流、调节适当的压力。因为压力是由操作者手动调节的,故在复苏过程中较其他装置更难改变充气压力。 * * 选择适当大小的面罩,如幻灯片图示,边缘覆盖下颌尖、口、鼻,但是不能盖住眼睛。 如果面罩过大,可能损伤眼睛。 如果面罩过小,不能覆盖口和鼻,还可能堵塞鼻孔。 * 在面罩的边缘与面部之间建立密闭的接触,对获得使肺膨胀的正压是必需的。 同时,没有形成好的面罩—面部密闭,气流充气式气囊就不能充盈,因此,你也不可能通过挤压气囊获得所需压力。 对于自动充气式气囊或 T-组合复苏器,没有形成好的面罩—面部密闭,就不能提供正压。可以通过观察每次吸气时是否有同步的胸廓运动来判断密闭状态。 * 在复苏刚开始阶段,人工呼吸按照每分钟40到60次,或者比每秒一次稍慢的频率进行。在念“呼吸”时挤压气囊或堵塞T-组合复苏器的PEEP帽,在念“二、三”时放开,可望获得合适的呼吸频率。 正压人工呼吸30秒后检查提示婴儿情况改善的4项体征(心率增加、肤色改善、自主呼吸、肌张力改善)。当心率增加接近正常,继续以每分钟40到60次的频率进行正压人工呼吸。随着心率改善,新生儿肤色转红,肌张力改善。 当心率稳定在100 bpm以上,减少辅助通气的频率和压力,直到出现有效的自主呼吸。当肤色改善,可以在能耐受的情况下逐渐减少给氧。如果心率仍然低于 60 bpm,就需要进入下一个胸外按压的步骤了,这些内容将在下一课讲解。 * 如果心率、肌张力、肤色没有改善,检查每次正压人工呼吸时的胸廓运动。如果胸廓膨胀不足且呼吸音低,可能有以下原因: 密闭不够。你可以通过听或感觉是否有气体由面罩周围漏出。 重新放置面罩,试着对面罩的边缘稍多加一点压力形成更好的密闭。 气道阻塞。检查新生儿的体位,使其颈部再稍仰伸一些。检查口腔或口咽和鼻部是否有分泌物,是否需要吸引。试着通气时使婴儿的口轻轻张开。 压力不够。如果压力不足以使肺扩张,要增加压力。如果使用的复苏设备上有压力表,可以提高压力限制。当使用的气囊上有减压阀,增加压力直到阀门开放。 设备故障,包括气囊破损,气流控制阀有问题,或者连接错误,也可能导致胸廓运动不充分。 * 如果新生儿通过面罩接受正压人工呼吸,持续数分钟以上,就应该经口插入并留置胃管。在正压人工呼吸过程中,气体被挤压进入口咽部,在此可自由进入气管和食道。部分气体被挤压入胃。进入胃的气体通过妨碍肺的充分扩张、引起胃返流和吸入等干扰通气。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经口插入一个胃管来解决。 * 在人工通气过程中放置经口胃管所需物品包括一根8F 胃管和一个20-mL 注射器。 * 每次插管前都要测量插入深度。插入深度等于从鼻梁到耳垂,再从耳垂到剑突(胸骨下端)和脐之间连线中点的距离。注意管上的厘米刻度标记。 * 如果使用8F胃管,将其从面罩旁边引出并固定于婴儿颊部的柔软位置,不会引起面罩的漏气。更大的胃管则可能造成密闭困难,特别是在早产儿。更小的胃管则容易被分泌物堵塞。胃管插入后,在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