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德化一中2015年春季高一年第一次质检试卷
历 史
卷面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说明:本试卷分为I卷和П卷。第I卷为客观题,作答时请将答案用2B铅笔填涂于卷I使用的机读答题卡上;第П卷为主观题,作答时请将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于卷П使用的笔答答题卡上。
第I卷 共60分
一、选择题60%: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每小题的答案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央集权体制创新,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古希腊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民主和法治,人文精神的滥觞;两大文明薪火相传,相互交融,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从文明史的角度出发,二者分别是哪两大文明的杰出代表
A.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 B.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
C.儒教文明和基督教文明 D.落后文明和先进文明
2.当代著名人类学家安德森在他的名著《中国食物》里谈到,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很少吃牛肉,而牛肉却是西方饮食文化必不可少的食物原料。造成这种饮食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历史传统不同 B.生产方式不同 C.生活习俗不同 D.宗教信仰不同
3.商代号称“青铜时代”,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当时有关青铜器的历史情况
A.已广泛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 B.青铜器生产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C.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D.生产规模相当大
4.中国的青铜器之多之重要,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古书上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可见当时我国青铜器的主要用途是
A.农具和酒器 B.礼器和兵器 C.礼器和酒器 D.兵器和农具
5.西周时,“一人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铁农具、牛耕的推广 ②水利工程技术的进步 ③社会秩序稳定 ④封建生产关系确立
A.①③④ B.①②④ C. ①②③ D.②③④
6.从西周时期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时期的“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A.王权的加强 B.西周政权被推翻 C.上层建筑发生变化 D.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
7.下列几幅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古代中国
A.播种方式的变革 B.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C.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 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8.“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它指的是A.都江堰B.郑国渠C.大运河D.赵州桥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10.农耕文明催生了较为完善的土地制度。“这是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但仅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不触动地主的原有土地。”这段材料描述的土地制度是
A.井田制 B.王田制 C.均田制 D.方田均税法
11.纵观古代中原人口三次南迁高潮,造成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 B.社会环境 C.封建统治 D.民族关系
12.灌溉工具的改进是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下列图片中,图2比图1主要进步在
A.合理利用水资源 B.既能灌溉又能排涝
C.节省了人力 D.灌溉不受水源限制
13.南宋时流传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江南得到进一步开发 B.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C.南方稻米产量大幅度提高 D.水稻已经普遍种植
14.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有
①北民南迁为南方补充劳动力 ②南方社会相对稳定
③北民南迁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④南方发展经济的潜力较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5.有学者指出:大体而言,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其“微澜”主要表现为
A.手工工场兴起 B.城市商业经济繁荣
C.地域性的商人集团形成 D.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16.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由三大制度构成,其中作为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C、D、制度
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