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效课堂小组讨论环节的有效运用
2015-09-15 高效课堂技术操作 高效课堂技术操作
高效课堂技术操作
微信号 tdsyxx
功能介绍 高效课堂教育教学研究
一、高效课堂中小组讨论环节的常见运用误区及其成因分析:
1、小组讨论时,学生不知怎样讨论,小组内几乎无人发言,组员没有讨论的积极性。主要是因为缺少讨论小组的组织建设,缺少讨论的方法指导与训练、缺少对小组讨论的激励机制的建设;也有时是因为小组讨论的问题设置不当或是前期准备不足所致。
2、小组讨论时发言的学生总是基本固定的少数几个组员,或是其它的组员虽有发言但其意见总是不受小组的重视,甚至是时嘲笑,久而久之这部分组员便基本不发言,对讨论漠不关心甚至是反感,部分组员在讨论过程中被边缘化。此因未能有效建立小组讨论的规则所致。
3、小组讨论时,各组员发言很积极,讨论得很热烈,但基本上都只是表演式的发言,虽或也有争辩,但中只是比谁的声音大,或是凭谁更强势与权威。讨论没有深度、没有实质成果,讨论过后,对问题的理解层次依然停留在讨论进行之前。这一方面是因为对形式主义的追求,二是对小组讨论的有效性的理解有偏差,以为讨论热烈才是有效讨论。
4、逢课必讨论,或是问题比较浅显且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透彻理解的问题也用来讨论,此时的小组讨论看似热烈,但无实际意义,实际上是一种为讨论而讨论的形式主义。一是因为对小组讨论的本质意义理解不透彻,二是因为缺乏对小组讨论的局限性的理解,三是对小组讨论的时机把握不准确及小组讨论的问题设置不合理所致。
5、小组讨论比较深入,但小组讨论成果的记录、总结与展示层次较浅。缺少对小组讨论的成果展示的规范与训练。
二、高效课堂小组讨论环节的有效运用
1、正确认识课堂教学中小组讨论的局限性。
(1)小组论并非高效课堂中学习问题的唯一解决方法,小组讨论也并非排斥教师的讲授。
(2)有效的小组讨论是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的,例如小组讨论规则的建立、讨论小组的组织架构的建立、讨论流程的培训、组员个体对讨论问题的较为充分的独立思考等。
(3)民主的而又具有批判性的高效率的小组讨论,是需要花一定的时间来训练的。同时充分的小组讨论本身也相对比讲授花费更多的时间。
2、高效课堂中理想的小组讨论的特征(小组讨论的规则与共识)
(1)热情倾听,只有热情地倾听他人发言,才能使发言人感到自己是受人欢迎的,同时热情倾听也就意味着要共同接纳新颖的观点、想法,以达到最大范围内接受观点。
(2)积极参与、高度注意,只有积极参与才会理解所得出的讨论结果,并记忆深刻。但注意积极参与并不是要求每一位组员在讨论过程中都必须发言,最关健的是让每位组员都对他人的观点加以评述,而评述的方式可以是发言也可以是把观点与想法记录下来。
(3)谦逊,谦逊是指一个人愿意承认自己的知识是有限的和不完整的,并且行为举止也与这种态度相符。谦逊也是课堂民主的基础。
(4)共同商议,小组讨论中的发言要尽量经历怀疑及反驳的过程,辩驳中要用证据、数据及逻辑作为支撑,并且要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直到有足够的理由将其推翻为止,即小组讨论是充满辩论气息的。
(5)求同存异,小组讨论中未能达成共识的可以求同存异,在展示是寻求全班再探讨。
作者的学生很熟悉的几句话: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积极参与、高度关注;谦逊民主、自主坚持;不急于否定、以理服人;很多问题的解决可能有多种方法与途径;错误的意见表述也是一种有效学习资源。
3、辨析高效课堂中小组讨论的类型、有效构建讨论小组、营造与捕捉讨论时机。
(1)力量不够时通力合作;人手不够时分工合作;不同思考之后的交流合作。
小组讨论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小组讨论也可相应地分为三种:为解决疑难问题、突破难点为目的的小组讨论;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案的交流为目的的小组讨论;分工协作后的成果收集审议的小组讨论。
在课堂实践中也有更广义的帮扶交流性质的小组讨论、问题收集性质的小组讨论、评价辩析性质的小组讨论。也可分为课堂环节中预设好的小组讨论与即时性的小组讨论。
(2)高效课堂的小组建设为小组讨论提供了平台,也为小组讨论提供了一定的组织架构。小组讨论的有效运用依赖于小组的常规建设的到位,如组内事务分工的项目组长制,组间与组内的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等。同时还需要有针对小组讨论的专项建设。
(布鲁菲(bruffee)在他关于小组规模研究的总结中建议,5人是小组讨论的理想数字,增加人数会使讨论不够广泛、充分,减少人数则会降低讨论的效率和水平。而在我们的高效课堂中,小组一般是6-8人,在数学课改实践中我们把小组再细化为两个小讨论组,根据课堂学习的需要,把大组讨论与小讨论组讨论相结合运用。一般情况下进行小讨论组讨论,有时也可以在讨论小组讨论后的基础上再进行大组内交流,特殊情况下直接进行大组讨论。
小组建设中还应设有讨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甘肃省民乐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Word版含试卷.doc
- 01投资银行概论研究.ppt
-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卷.doc
- 2.9-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电表的读数方法研究.ppt
- 2.9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研究.ppt
-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Word版含试卷.doc
-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Word版含试卷.doc
- 甘肃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试卷.doc
- 甘孜分公司反违章管理制度(已审核)试卷.doc
- 2016风机公司最新资质试卷.doc
最近下载
- T∕CACM 1021.135-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桑椹.docx VIP
- 合肥南站枢纽方案.pdf
-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公司年度颁奖晚会主持词与公司年终工作总结2合集.doc VIP
- GB/T 27726-2011_热塑性塑料阀门压力试验方法及要求.pdf
- 医学生全国水平测试题库.pdf
- 2025年东莞实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第十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课件.ppt VIP
- 基于模糊控制的智能浇灌系统设计.pptx VIP
- 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5年版精要本).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