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信息技术及其影响研究.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2.信息技术的影响 积极方面 1、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信息产业 2、对科技进步的影响:模拟情况、尖端技术的发展等 3、对人们生活与学习的影响:足不出户可知天下事,人不离家照样能办事 消极方面 1、信息泛滥 2、信息污染 3、信息犯罪 4、对人们身心健康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虚拟世界中的“隐身”…… “(伙计,)在Internet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别以为你是一条隐藏很深的狗”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广东汕头华侨中学技术组 (2)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 信息泛滥 第一节 第二节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广东汕头华侨中学技术组 (2)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 信息污染 第一节 第二节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广东汕头华侨中学技术组 (2)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 对身心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 第一节 第二节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广东汕头华侨中学技术组 (2)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 信息犯罪 第一节 第二节 “信息犯罪”一词在国际上已被普遍使用,但我国刑法中还没有信息犯罪的明确定义,只有一些利用计算机等信息工具进行犯罪活动的处罚规定…… 计算机天才的悲剧   一位本来有着美好前程的大学生,因利用信息犯罪,被公安人员依法逮捕。老师和同学们听到这个消息后,都不敢相信,眼前这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怎能与罪犯联系在一起。这是不久前,发生在北京某高校的一幕…… 只有20岁的杨军,从边远的山区考上了北京某大学通讯专业,曾经受贫困和梦想折磨的他,发现只有计算机网络是属于自己的世界。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杨军在学校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他虽然不是学计算机专业的,但他的计算机知识令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都感到惭愧。 计算机系的许多老师都喜欢和他聊天。学校里只要是计算机出了问题,无论是品牌机还是兼容机,他甚至不需要动手检查,只要用眼一看就知道毛病出在哪里。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杨军的女友赵英被网络公司的刘经理利用应酬的机会强迫占有了,杨军非常气愤,下决心一定要为女友报仇。从此,杨军每天就琢磨着怎么能利用信息技术让这家公司破产。为了使该公司的账号、密码在网上留下痕迹,杨军先制作了几个国外公司的网页,然后给这家公司发邮件,询问详细报价。有了进一步的接触后,杨军在邮件中表示,现在盛行网上银行电子支付,因为这样可以免税。如果贵公司可以接受电子支付,我马上将定金打过去。半个月后,杨军的电脑上显示了对方已经接上了电子银行,刘经理终于上了圈套。当天晚上,杨军就把这家公司的防火墙突破,破译了这家公司网上地址的源代码,取得了核心资料,将该公司的银行账号和密码全部都取得了。 当该公司的会计开出的支票接连三次被退回后,刘经理去银行一查,顿时目瞪口呆,账户上只剩下5元钱。就在此时,电信局的催缴单已经发到了公司,刘经理除了将自己的30万元流动资金全部支付电话费外,还欠50多万元。他赶紧跑到公安机关报案。   经过三个月的侦查,杨军被锁定是犯罪嫌疑人。当他被警方逮捕时,在全校引起轰动,一个计算机天才,怎么突然间成了罪犯?老师和同学以为警方抓错了人,然而法律是无情的,杨军为复仇而犯罪,使他尝到了自己酿成的苦果…… 如何防范信息犯罪   当今社会,信息无所不有,无处不在,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成了信息流动、交换的重要途径。信息网络的质量数据流和高度流动性及非物质形态的特性,使信息活动超出了传统概念的范畴,尤其是青少年信息犯罪与普通犯罪相比破坏性更大,危害程度更深,更具隐蔽性和复杂性,使传统的法律体系在处理信息犯罪行为时漏洞颇多,已不能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在网络环境下,青少年既有亲社会行为,又有反社会行为甚至犯罪行为的发生,因而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青少年信息犯罪。 二、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不良应用 1.信息安全 计算机病毒 —21世纪国际恐怖活动的5种令人恐惧的手段之一 网络病毒 —第一例病毒:1987年10月,Pakistan(Brain)病毒。 —1988年11月2日,“蠕虫”病毒首次通过网络发作。 二、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不良应用 2.不健康的信息和不健康的使用行为 不良信息泛滥——谈“黄”色变 不健康的使用方式——电脑沉溺、 “互联网络中毒” 初步上瘾的症状:日常不快的事通过网友来发泄;一上网就废寝忘食;社交恐惧症。 温馨提示 合理控制显示器亮度和对比度,使之清晰稳定。 室内照明应间接地利用灯光,光线不要直接反射至荧光屏上。 将要阅读的文件放在与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