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求谏)上课用12.6修改
求 谏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隔天,辨才外出作法事,那个读书人偷走了辩才和尚的法帖。 萧翼用计拿到了《兰亭序》后,日夜兼程赶回长安,献给了皇上。据说李世民见到《兰亭序》后,高兴得睡不着觉,每天都要看上几遍。李世民还叫皇宫里的书法名家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临摹《兰亭序》,后来,又找来了当时有名的拓帖能手多人,分别拓印了几个版本。也许李世民为得到《兰亭序》对辩才和尚采取的手段算不上光明磊落,但由于他对王羲之的宠爱,才使湮没了两百多年的《兰亭序》在世间流传开来。现在流传于世的《兰亭序》,大多是那时由唐太宗李世民组织人临摹和拓印的。 李世民身边能够直言的大臣明显地觉察到,晚年的皇帝变了,“渐恶直言”。贞观十二年三月,李世民亲御两仪殿,魏征毫不客气地说:“一二年来,不悦人谏,虽黾勉听受,而意终不平,谅有难色。”这些话,李世民根本就听不进去,他变本加厉地以我为中心。他一意孤行,建飞山宫,刚开始就警告群臣:“若不为此,不便我身。”并且为自己狡辩道:“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翻译过来,无非是说,老百姓都是贱骨头,应该给老子当牛做马。这简直是强盗逻辑,明摆着,叫满朝文武乖乖地闭嘴。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谏臣枉死的要比不死的多,历朝历代都有。 1夏朝以死谏君的忠巨关龙逢(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因进谏而遭屠戮的忠臣) 2商代比干谏商纣,被剖心残杀,葬于牧野。 3廷试之上,朱元璋再见楚方玉,后者直言进谏,当众指责其过错,令朱元璋震怒,欲将其斩于金殿之上并将其投入死牢。 4东方朔利用接近皇帝的机会, 屡屡向汉武帝谏诤国政。 建元三年(前138年), 汉武帝为了田猎游乐, 拟划出关中方圆百里的良田, 建造规模宏大的林苑。东方朔却据理力谏:“听说谦虚谨慎, 天将降福, 骄傲奢侈, 天将降灾。现在圣上嫌宫殿不高大, 苑林不宽广, 要建上林苑。试想, 关中一带, 土地肥美, 物产丰饶,国家赖以太平, 小民赖以富足, 划地为苑, 将上乏国家, 下亏小民;为建造虎鹿乐园而毁人坟墓, 拆人房屋, 将使小民无家可归, 伤心流泪, 怨恨朝庭。昔殷纣王建九市而诸侯叛乱, 楚灵王造章华台而楚民离心, 秦始皇修阿房宫而天下大乱。前事之鉴, 不可不察。”汉武帝对东方朔表现出的胆识和忠诚十分欣赏, 下诏赐给黄金百斤, 并授予太中大夫给事中的官衔。 5伍子胥屡次进谏未被采纳。发生在伍奢身上因直谏而遭诛杀的悲剧,再次在其子伍子胥身上重演了 。 6李斯《谏逐客书》 7 触龙《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8伍举 有名的成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出处。 9诸葛亮 进谏刘备联吴 10赵普 宋太祖时宰相,进谏太祖削将之兵权。 11耶律齐 进谏成吉思汗采纳汉文化。 12关龙逢 夏末忠臣 13 比干 商末忠臣被纣王挖心 14伍子胥 春秋吴国大臣,被吴王夫差所杀。 15诸葛亮,赵云 进谏刘备不要攻打吴国,失败。 16李纲 进谏宋钦宗抗金勿和,遭贬 17韩愈 劝皇帝不要迎所谓的佛骨,被贬 ④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chèn)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又比见人来奏事者,多有怖慑,言语致失次第。译文④ 贞观八年,太宗对侍臣说:“我每次闲居静坐,就自己从内心反省,常怕自己的所作所为,上不符天意,下为百姓怨恨。只想得到正直的人来匡扶规谏,希望自己的视听能与外界相通,使百姓不怀怨结于心。另外,近来看见前来奏事的人,大都心怀恐惧致使语无伦次。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 ④寻常奏事,情犹如此,况欲谏诤,必当畏犯逆鳞。所以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若即嗔(chēn)责,深恐人怀战惧,岂肯更言!” 译文④ 普通奏事,情况尚且如此,更何况想直言规谏的,一定会畏惧触犯龙鳞。所以每有前来进谏的,纵然所奏之事不符合我的心意,我也不认为是他忤逆犯上。假若当即对他喝斥责怪,我深怕奏事人心怀恐惧,怎敢再说话呢。” 嗔怒,嗔怪,嗔责。 wǔ 冒犯,触犯 人不敢与忤视《荆轲刺秦王》 ;忤逆不孝 第4段中你读到一个怎样的唐太宗? ★谨慎、勤奋。 ★为了得到“正人匡谏”,唐太宗采取了很多 措施。 ★“贞观之治”局面的开创,不能不说与他点 点滴滴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⑤贞观十六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自知者明,信为难矣。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皆自谓己长,他人不及。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hē),芜词拙(zhuō)迹,于是乃见(xiàn)。 译文⑤ 贞观十六年,太宗对房玄龄等说:“能正确了解自己的人就明智,但确实很难做到啊。就像写文章的人和从事技艺的工匠,都自以为有超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