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周庄中学发展五阶段.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周庄中学发展五阶段.doc

周庄中学发展五阶段 座落在江南名镇周庄镇东南端的江阴市周庄中学,始建于1939年2月。它的每一步发展无不紧随共和国的发展脚步,在这70所年的办学历史中,同样经历了争取民族独立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烽火岁月;人民获得新生后的火热激情投入到家园建设中去的火红年代;“大跃进”和“文革”时期也是学校在艰难曲折中摸索前行的时刻;改革浪潮也让学校也迎来了继往开来的20年;新世纪的教育布局调整让学校赢得崭新未来。 一、烽火岁月(1939年——1947年) 1937年抗战爆发后,为抵制敌伪奴化教育,加强抗日教育,国民党地下县政府教育科负责人徐建文邀集地下区长陈廷俞及地方名士陈名燮等人几经商议,决定在周庄旅外学生会会所筹建江阴县立中学,为了安全起见,对外称私立成化初级中学,于1939年2月正式开学上课。初一初二初三各设一个班,学生来自周庄、云亭、陆桥、璜塘、文林、后塍、三甲里、占文桥等地。一学期后,陈名燮任校长。当时,经常会遭到日寇骚扰。敌人来时,师生就解散,待走后就立即复课。敌人连续扫荡时,就把学生分散到农村,还曾把学生送到龙砂中学(现华士中学)上课。后来敌人常驻周庄后,就请出地方名士柳俨以老先生与敌人周旋,几经周折,师生才得以回到周庄继续学习。新四军北撤时,曾在本县东南乡驻扎。一位名叫苏玲的革命宣传员来校宣传革命道理,教唱革命歌曲,还带领十多名师生到锡北,聆听了谭震林司令员的讲话,这给了师生们极大地鼓舞。抗战胜利后,学校成了县中分校。 二、火红年代(1948年——1957年) 抗战胜利后不久,由地方人士协商,募集经费,扩建了校舍。1948年8月,县中分校单独成立校董会,经省教育局批准,改名为“私立江阴成化初级中学”。1949年4月,江阴解放,学校改组了校董会。在党的领导下,学校师生积极配合党的中心工作,组织文娱宣传队,开展文娱活动,“打腰鼓”、“兄妹开荒”等节目,成了当时群众耳熟能详的节目。随着规模的扩大,学校再次扩建了校舍、活动室、花园、操场。1952年暑假,全体教师参加了苏南行署文教处在无锡进行的思想改造学习。1953年暑假,成立了共青团支部,孙仲灿任团支部书记。1956年暑假,教师又集中苏州进行肃反学习,这为今后的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1956年国家全面进行私改,学校于8月改为公立,更名为“江阴县周庄初级中学”。 三、曲折奋进(1957年——1978年 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学校也开展大炼钢铁活动,师生人人投入,在砂山脚下办农场,包田地,后因产量低,归还了田地。这年冬天,因拓宽张家港河,学校迁址到现在的校址,原先这里是一片坟滩,在近两年的新校建设中,全体师生发扬大无畏的精神,在一面上课学习的同时,一面投入新校建设中:几乎所有建筑材料都由他们搬运到工地,有的老师还亲自砌墙。从1959年到1961年的三年里,还陆续建起了教室6间,生活用房12间。学校的搬迁,师生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在以后的几年里,学校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初升高考试和各科统考,在华士片都能名列前茅。 “文革”期间,学校从破“四旧”到批判“资反路线”再到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上午文化课,下午批判,还进工厂学工,到田间学农,体育课搞军事拉练。尽管教学不大正常,但学校规模是急剧扩张,到1976年全校初高中有20多个班,学生1000余人。1977年,恢复高考,高中规模迅猛扩大, 77、78年还在何家庄初中、王家巷初中附设高中班,尽管当时师资严重缺乏,也一度影响了正常教学,但通过师生共同努力,仍有一大批学生通过高考,考取各类学校,后来成了各行各业的中坚,这其中包括不少 “文革”十年期间的老三届学生。 四、继往开来(1978年——1997年) 党的十一届三种全会,带来了改革的春风,学校教育事业也走上了振兴之路。首先,初高中学制调整,初中实行三年制,高中控制规模,职业教育适当发展。学校结合本地企业用工情况,适时开办了一批职高班,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又一定专业技术的人才。在教学上,学校成立教改领导小组,通过集体备课、公开教学等形式,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在德育上,学校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形式多样的班、队、团活动,寓教于乐,不仅丰富了师生的校园生活,也培养了他们的能力。此外还成立了体育卫生领导小组,主抓体育课质量、“四操二活动”、体育竞赛。85年还成立了校医务室。此时的学校规模稳定在24个班左右,教师近百名。随着我镇经济的迅猛发展,我镇教育事业迎来了绝佳的发展机遇,职业教育和高中教育的蓬勃发展,原来的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于是在1993年,职业高中部从学校分离出去,成立了现周庄职业高级中学;在 1998年,高中部从学校分离出去,成立现成化高级中学。学校为教育强镇战略作出了巨大贡献,一大批优秀教师安排到高中,初中教育也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学校领导抓住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angtianb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