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线束装配及密封作业指导 注意事项 所有线束要求布线整齐、固定牢固、不可有晃动悬垂、不可有干涉受力、不可有摩擦破损。为使线束布置得合理美观布线时可利用各种型号、大小的固定支架,线束敷设时要充分考虑各种电器元件和插接头的具体安装位置,同时要与车身结构相结合进行走线和预留线束的长度。对于车身上长出和不用的线束应折叠盘好,插接头密封保护,且不得在车身上有悬垂晃动、承载受力。线束的外护套不能出现波纹管断裂现象,否则必须进行包扎处理,包波纹管后用胶带或扎带扎紧。 主线束与底盘线束的对接、顶架线束与主线束的对接、底盘线束与发动机线束的对接、顶架线束与后尾线束的对接、电控线束的诊断插口等必须要放在容易检修的地方。同时各种线束的插接头在线束捆扎固定时要放到维修人员方便操作的检修口附近。 线束经过孔洞时,必须用穿线护套保护(若无合适的穿线护套可用波纹管或黑色橡胶替代,但要固定牢固不可使其脱落),穿过车身的孔洞,应加密封胶填满孔洞缝隙,以免灰尘进入车厢内部。线束过拐角边棱时应包橡胶皮或地板革保护,用地板革保护时,在外漏或打开舱门等容易看到的地方要用与其周围的颜色相同或相近的颜色。 车辆批量生产时,有作业指导书的,首先应严格遵循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执行。没有作业指导书的,安装时,应从线束固定位置,固定方式,固定点数量等方面保证生产的一致性。 线束安装布置要避开高温(排气管、打气泵等)、易潮湿(发动机下部区域等)、易腐蚀部位(蓄电池底座区域等)。 1顶架线束 工艺内容 a.顶架线束沿着大顶骨架的过线孔走线;阅读灯线束、顶置空调线束用车身线卡固定在风道内(有行李支架的线束用扎带捆扎在行李支架上,要求线束必须走在行李支架吊架下型材的上表面,下支架有竖型材时,把线束从下型材的里面(即靠边窗侧)绕行后再在吊架的下型材上表面上固定),避免影响行李架下封板上的过渡板安装,见工艺图片。沿着司机门前立柱(公交车多在司机门后立柱)送至主线束接口处。 b.顶横梁之间间距较大时,顶架线束要用专用铁线卡(镀胶100*13) 3758-00005固定。 注意:司机在右侧的出口车线束安装方向与国内同型号车左右侧正好相反。 主要工艺参数 1.插件处线束应有活动余量(30~50)mm 2.插体两端(30~50)mm必须有固定点。 3.行李支架上两固定点间距(300~400)mm,其它固定点间距不大于700mm。 5.线束下垂量小于10mm。 质量要求 线束与电器相接时,应留有一定的余量; 插体不得受力,不能拉的过紧或过松。 线束固定点间距适当。 顶架线束不允许走在隔热板里面! 线卡固定时将线卡绕线束卷起一圈,并用手将支架上推,保证线束与线卡不能有相对运动,而不是简单的把线卡弯上去。应适当将线夹压扁使线束和它没有位移,并且不得明显下垂。 线束走向平直,不得低于型材下平面,多余的长出的线束折叠整齐后固定牢固。 顶风窗线束与顶风窗推拉杆活动件间不得干涉摩擦,间距至少要有(30~50)mm,并且要留有足够的活动余量(根据顶风窗推拉杆在开关两种状态下的活动量),不得使线束受力承载及在推拉时不能挤压线束。 通道灯、喇叭、门灯、司机灯、阅读灯、装饰灯、示高灯等电器成品在安装时不能挤压线束,尤其对于需要现场开孔的情况严禁损伤线束。 设备检具 盒尺 目测 1顶架线束 工艺内容 c.顶架线束的型材过孔必须有相匹配的穿线护套。 主要工艺参数 穿线护套长度不得大于型材过孔10mm 质量要求 穿线护套不允许出现只有一边穿过型材,另一端落在型材中间的现象,也不允许穿线护套过长,将线束夹在护套缝隙内的现象。 设备检具 盒尺 目测 1顶架线束 工艺内容 d. 线束根据线色、线号插接正确到位。 质量要求 与顶架线束的对接插体要求连接可靠、接线正确。线束的插接器有损坏时必须更换,严禁隐蔽起来造成车辆质量隐患。 1顶架线束 工艺内容 f.过拐角棱边时加黑胶皮、波纹管或地板革保护。 主要工艺参数 棱角两端80mm之内应有固定点。 质量要求 线束与固定点之间不出现相对运动。 工艺内容 f.城市客车的路牌接线不能外露要注意隐蔽和固定牢固。 质量要求 城市客车的路牌接线不能放在路牌玻璃部位,应顺路牌支架固定后对接前后路牌。 工艺内容 g.空调面板处和风道内的插接器要求必须插接牢固,避免接触不良。 注意:空调接地线必须固定牢固。 质量要求 空调接地线应加平垫圈和弹簧垫圈固定牢固。 2仪表主线束工艺内容 一般情况下用塑料扎带将主线束固定在前仪表横梁上。扎带无法固定时必须使用仪表线卡或车身线卡固定(使用手电钻在前仪表横梁上打孔,将车身线卡或仪表线卡固定在横梁上,从而固定线束)。 主要工艺参数 固定点间距不得大于200mm 质量要求 1.线束固定点间距适当。线束的布设应保证整齐。线束的长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