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基本解法的分类和比较 基本解法的推广和联合应用 混合法 超静定结构的特性 关于计算简图的补充讨论 超静定结构总论 §10-1 超静定结构解法的分类和比较 力法类型 位移法类型 基本形式 力法 位移法 能量形式 余能法 势能法 渐近形式 (渐近力法) 力矩分配法、无剪力分配法 手 算 电算 矩阵形式 (矩阵力法) 矩阵位移法 说明:手算时,凡是多余约束多、结点位移少的结构用位移法; 反之用力法。 结构形式 适宜的方法 超静定桁架、超静定拱 力法 连续梁、无侧移刚架 力矩分配法 有侧移刚架 位移法、无剪力分配法、联合法 §10-2 基本解法的推广和联合应用 一、力法中采用超静定结构的基本体系 ↓↓↓↓↓↓↓↓↓↓↓↓↓↓↓↓↓ ↓↓↓↓↓↓↓↓↓↓↓↓↓↓↓↓↓ X1 画M1、MP有现成的公式可用 二、位移法中采用复杂单元 只需推导复杂单元的刚度方程,整体分析按常规步骤进行。 变截面单元 变截面单元 单拱 单元 三、几种方法的联合应用(各取所长) 4I 4I 5I 3I 3I A B C D E F ↓↓↓↓↓↓↓↓↓↓↓↓↓ 20kN/m 4I 4I 5I 3I 3I A B C D E F ↓↓↓↓↓↓↓↓↓↓↓↓↓ 20kN/m 4I 4I 5I 3I 3I A B C D E F Δ=1 试用联合法求图示刚架的弯矩图。 F1P k11 用力矩分配法,并求出F1P、k11 再叠加M图。 例、联合应用力矩分配法与位移法求等截面连续梁结构的弯矩图。 8m 4m 4m 4m 4m 2m A B E C F D G 20kN/m 100kN 20kN [分析] 图示结构中E点处有竖向线位移,故不能直接应用力矩分 配法,可利用位移法与力矩分配法联合进行计算。 选E点竖向线位移为位移法基本未知量,B、C点角位移用力矩分配法计算。 解: (1)取E点竖向线位移为位移法基本未知量 典型方程为: (2)用力矩分配法求基本体系,在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 8m 4m 4m 4m 4m 2m A B E C F D G 20kN/m 100kN 20kN ?杆件相对线刚度 ?杆端分配系数 ?固端弯矩 kN.m kN.m kN.m -106.7 106.7 -130 40 -42.68 -64.02 -21.34 -128.0 64.0 -64.0 43.3 86.7 86.7 -86.7 40 128 64 86.7 73.3 40 kN.m (3)用力矩分配法计算 时的弯矩图 时,梁端固端弯矩: -0.75 0.75 0.3 0.45 0.15 0.15 0.3 -0.3 -0.5 -0.25 0.25 -0.25 0.15i 0.3i 0.25i A B E C F D G (4)代入典型方程得 (5)求作连续梁弯矩图 169.1 18.3 18.3 40 170.9 160 128 64 86.7 73.3 40 0.15i 0.3i 0.25i 还有其它形式的联合应用,如力法与位移法的联合,力法与 力矩分配法的联合,力矩分配法与无剪力分配法的联合等。 ↓↓↓↓↓↓↓↓↓↓↓↓↓↓↓↓↓ ↓↓↓↓↓↓↓↓↓↓↓↓↓↓↓↓↓ X1 力法与力矩分配法的联合 画M可用力 矩分配法求 画MP可用公式求 力法与位移法的联合 P P/2 P/2 P/2 P/2 对 称 反 对 称 对称问题按位 移法或力矩分 配法计算,反 对称问题按力 法或无剪切分 配法计算。 §10-3 混合法 混合法的基本特点是:基本未知量中既有位移,又有力。 用力法作, 有8个基本 未知量。 用位移法作, 有7个基本未知 量。 合理的方法是混合法: 基本未知量:X1 X2θ3θ4 X2 X1 θ3 θ4 基本方程:变形条件、平衡条件。 变形条件: 平衡条件: A B C D E F ↓↓↓↓↓↓↓↓↓↓↓↓ 20kN/m 4m 4m 8m 4m 4m 3m ↓↓↓↓↓ 20kN/m X1 θ2 例 ↓↓↓↓↓ 20kN/m X1=1 M 3 7 160 MP →110.3X1+7θ2+3400=0 160 7 1 - - = X M BD , 4 1 4 2 2 = × = M BC q q , 3 4 3 4 2 2 = × = M BA q q →-7X1+4θ2-160=0 X1=-30.3 θ2=-12.55 上部M图由叠加得到,下部杆端弯矩由刚度方程得到。 69.91 50.21 =-37.65 =-12.55 MAB=1.5θ2 MCD=0.5θ2 =-18.83 =-6.28 37.65 18.83 12.55 6.28 M图 (kN.M) EI=3 EI=1 EI=3 EI=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试题(连线题).doc VIP
- 长虹LED42C2000黑屏故障通病维修方法分享.doc
- 教科版(2025秋)四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之连线题(含答案) .pdf VIP
- 2025年机修钳工(高级技师)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三字经全文带拼音完整版 打印版.pdf VIP
- 科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项训练题04——连线题(含答案+详细解析).docx VIP
- 江苏省苏北四市(徐州、宿迁、淮安、连云港) 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pdf VIP
- 消防员心理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4年高考政治真题汇编《哲学与文化》.docx
- 风力发电场生态保护及恢复技术规范-DB21.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