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大考研2011考研培训-神经系统2感觉教材.ppt

研大考研2011考研培训-神经系统2感觉教材.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 * 感觉投射系统 特异投射系统 特异投射系统是经典的感觉传导道上行到丘脑在丘脑感觉接替核和联络核换元后,投射到皮质的特定区域,是点对点投射。每种感觉传导有专一途径。 特异性投射系统 经典感觉传导通路(嗅觉除外) 丘脑(接替核、联络核) 大脑皮层特定区域 特定感觉 2、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指经典感觉传导道(嗅觉除外)上行纤维途经脑干时,发出侧支与脑干网状结构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在网状结构内多次换元后,到达丘脑中缝核群,最后弥散投射到皮质广泛区域。 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丘脑非特异投射系统是各种感觉的共同通路,维持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经典感觉传导通路(嗅觉除外) 脑干网状结构 丘脑(中缝核) 弥散大脑皮质 侧支突触联系 脑干 ① 不引起特定感觉; ② 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上行激活作用); ① 引起特定感觉; ② 激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 功能 ① 多次更换神经元; ② 投射区广泛; ③ 易受药物影响; ① 三次更换神经元; ② 投射区窄小(点对点); ③ 功能依赖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上行激活作用; 特点 ① 传入丘脑前经脑干网状结构多次换元; ② 经丘脑中缝核群; ③ 丘脑-皮层的弥散投射纤维; ④ 网状结构内有上行激动系统; ① 传入丘脑前沿特定途径就; ② 经丘脑感觉接替核群和联络核群; ③ 丘脑-皮层的点对点投射纤维; 组成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特异性投射系统 1、体表感觉表区 1)第一体表感觉区:中央后回 (3-1-2区) 大脑皮层的感觉代表区 皮质为CNS系统感觉功能的最高级部位。当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各种感觉冲动上传到大脑皮质的特定区。通过大脑皮质的精细分析与综合后,便产生特定的意识感觉。 第一体表感觉区特点: ① 交叉投射(头面部投射 - 双侧) ② 整体为倒置安排,头面部内部安排 为正立。 ③ 投射区越大,感觉分辨精细程度越高 2)第二感觉区 ① 部位:中央前回 与岛叶之间 (人类) ②特点 ① 空间分布正立 ② 定位不清晰 ③ 双侧投射 2、本体感觉代表区 (1)部位:中央前回(4区) (2)特点:与第一体感区相似 内脏感觉区:混杂在体表感觉区内, 边缘系的皮质部也是内脏感觉的投射区 听觉感觉区:颞叶皮层,投射为双侧 嗅觉感觉区:边缘叶前底区域 味觉感觉区:中央后回头面部感觉投射区下侧 视觉感觉区:枕叶皮质距状裂上、下缘 躯体感觉 1、触-压觉 2、本体感觉 躯体感觉 躯体感觉 3、温度觉:中央后回 岛叶 特异投射系统 (主) 非特异投射系统 (主) 4、痛觉 1)体表痛 ①快痛: Aδ类纤维 SⅠ、SⅡ ②慢痛: C类纤维 扣带回 2)深部痛   特点:定位不明确,可伴有恶心、出汗和血压改变。 内脏感觉 内脏痛特点: ① 定位不准确。 ② 缓慢、持久。 ③ 对牵拉、缺血、炎症敏感, 对切割、烧灼、电刺激不敏感。 ④ 常伴随不安等情绪变化。   会聚学说:同一脊髓神经元上传,平时常感受感受皮肤信息。上传后被误认为是来自皮肤。   易化学说:内脏痛传入在脊髓,兴奋向周围扩散,提高邻近神经元的兴奋性,阈值降低(痛觉过敏)。 皮节法则:发生牵涉痛时,疼痛往往发生在与患病内脏具有相同胚胎节段和皮节来源的体表部位。 牵涉痛:内脏疾病引起身体的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