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欺骗的研究现状和展望课件.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窒竺垒兰!!竺!型型量!!!!!!!:竺!竺!!竺!:!!竺 !!竺 自我欺骗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牵艺敏·1·2 (1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上海,200062)(2河南大学心理学系.开封,475004) 摘要 西方哲学、心理学等领域对“自我欺骗”开展了有影响力的研究。早期的理论家关注自我欺骗的意识特征。弗洛伊德 通过指出意识和无意识可以由动机推动。开创了自我欺骗研究的新阶段。众多研究者采纳了弗洛伊德的思想,解释了为什么自 我欺骗在自我服务偏向、社会称许性、进化等行为中起重要作用。自我欺骗作为一种个体普遍经验到的心理觋象,其可能是自 我服务偏向的本质所在。文章最后分析了心理学界开展自我欺骗研究的意义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美键词:自我欺骗心理学意识动机 自爱服务偏向 我们为何欺骗自己?我们如何欺骗自己?我们欺骗自 J∞ebuis 己些什么?自我欺骗可能吗?这些问题已经引发了西方哲 究可以分成两个阵营:有意撮和反有意派,并认为只有有意 学、心理学、精神病学和生物学领域对“自我欺骗”开展了有 派的观点可以说明自我欺骗的选择本质。在有意派看来,除 影响力的研究。早期的理论家争论自我欺骗在理论上是否 了欺人者和被欺者是同一人以外,自我欺骗中所发生的类似 是可能的,更关注意识的特征而不是自我欺骗的定义,如认 于个体有意地欺骗他人时所发生的。相对地,按照反有意派 为一个人为了能欺骗自己(井未意识到他在这么做),意识必 的观点,自欺信念的形成可以用“由动机激发和维持的偏见 须是非单一的和不容易被看穿或识破的。这种思想后来被 (motivationzlbias)”加以简洁的解释,而不需要借助于“有意 弗洛伊德接受。弗洛伊德提出无意识的本我可以有意地欺 行为”来解释;自我欺骗在结构上与有意的他人欺骗并不相 骗有意识的个体,从而解央了欺骗者和被欺者的区分问 似。在这个问题上,Mele指出尽管人们普遍认为在个体自我 题…。弗洛伊德通过指出意识和无意识可以由动机推动,把 欺骗地获得或保持的信念中,有一些是有偏见的信念,并且 主动地压抑讨厌的思想到无意识中去视为其理论的基石,开 偏见是由动机激发和维持的,同时有偏信念的来源也可以独 创了自我欺骗研究的新阶段。众多研究者通过提出“动机性 立地发挥动机的作用,但也有一些不被动机激发的(“冷的”) 遗忘对自我欺骗是至关重要的”采纳了弗洛伊德的思想,并 有偏信念。他总结了三种已在心理学文献中被确认的“玲” 能够解释为什么自我欺骗在诸如完成自我报告问卷、防御机 有偏信念的来源:信息的生动性、启发式的可用性、证实偏 制、问题解决和知觉防御等自我服务偏向、社会j|6;许性行为 见【“。 及进化中起重要作用。 Neil Levy(2004)作为自我欺骗的新理论家拒绝了自我欺 骗的传统理论家Mde关于自我欺骗定义的第一个条件并削 1哲学对自我欺骗的研究 弱了对第二个条件的要求,指出有关自我欺骗的传统定义把 哲学领域对自我欺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我欺骗的逻 自我欺骗本身视为并非故意的或至多是间接故意的,但自我 辑的或概念可能性的外部条件上,其中最著名的当属Me[e欺骗经常是有意行为的结果,是有意逃避的认知活动的无法 有关自我欺骗的理论。Mele(200I)【21认为自我欺骗有4个 预料的结果(尽管某些时候自我欺骗是受欢迎的)。无论其 “共同地充分”条件:个体拥有的“P是正确的”信念其实是错 是否受欢迎,间接故意的自我欺骗是有意行为并未打算产生 误的;个体以动机化了的有偏方式视相关的或至少看起来相 的结果,是非悖论的,自欺者对以这种方式产生的欺骗负有 关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