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脂类代谢概要
主 要 内 容 概述 甘油三酯的代谢 磷脂代谢 胆固醇代谢 血脂与血浆脂蛋白 学习目标 掌握: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脂肪酸的β-氧化过程;酮体的概念、生成、利用特点及生理意义; 胆固醇的来源、合成的原料及转化排泄;血浆脂蛋白的组成、分类和功能。 熟悉:脂肪动员的过程及其调节;甘油三酯合成的原料及部位;甘油的代谢。甘油磷脂合成的原料及部位。 了解:脂类的分布和功能;脂肪酸的合成过程;甘油磷脂的分解代谢;高脂血症。 胆汁酸盐的作用 一、 脂类在体内的分布 脂肪 主要储存在脂肪组织中,多分布于皮下组织、大网膜、肠系膜、肾脏周围及肌纤维间。 成年男性的脂肪含量约占体重的10%~20%。 含量受营养状况和集体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又称可变脂。 类脂 生物膜的基本成分。约占体重的5%。 含量不受营养状况和集体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又称固定脂或基本脂。 2.保护内脏和防止体温散失 皮下脂肪层不易导热,可减少体内热量散失,起到保温作用。内脏周围的脂肪具有软垫作用,可缓冲外来机械力,以保护内脏。 3.协助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脂溶性维生素难溶于水,脂类可作为其溶剂,促进其消化吸收。 第 二 节 甘油三酯代谢Metabolism of Triglycerides 甘油三酯的化学 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 一、甘油三酯的化学 室温下呈液态的称为油,在室温下呈固态或半固态的称为脂肪或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由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组成。 一、甘油三酯的化学 脂肪酸分类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以软脂酸(16碳)和硬脂酸(18碳)最为常见 ,不饱和脂肪酸以亚油酸和亚麻酸为主。 脂肪酸的来源有二:①机体自身合成:饱和脂肪酸及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靠机体自身合成。②食物供给:多不饱和脂肪酸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提供。 二、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一)脂肪的动员 定义 : 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肪脂酶逐步水解为脂肪酸及甘油,并释放入血以供其他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 关键酶: 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HSL) 过程: (三)酮体的生成与利用 概念: 酮体(ketone bodies) 是脂酸在肝分解氧化时特有的中间代谢物—乙酰乙酸、β-羟丁酸及丙酮的总称。 血浆含量: 0.03?0.5mmol/L(0.3?5mg/dl) β-羟丁酸约70%,乙酰乙酸约30%,丙酮含量极微。 特点: 肝内生酮肝外用 三、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一)α-磷酸甘油的来源 由磷酸二羟丙酮还原而成 由甘油转变而成 软脂酸分解与合成代谢的区别 甘油磷脂的结构 磷脂的生理功能 磷脂是生物膜的组成成分 参与脂蛋白的组成与转运 肝和肠是合成磷脂最活跃的器官,对转运外源性和内源性甘油酸酯及胆固醇起重要作用。 磷脂衍生物是激素的第二信使 磷脂的代谢物甘油二酯和三磷酸肌醇是某些激素作用的第二信使。 组成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组成血小板活化因子 组成神经鞘磷脂 ?(四)脂肪肝 磷酸胆碱的重要作用 a、含量最多 b、磷酸胆碱与脂肪肝 3. 激素的影响 胰高血糖素和糖皮质激素能抑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使胆固醇的合成减少。 胰岛素能诱导HMGCoA还原酶的合成,增加胆固醇的合成。 甲状腺激素可提高HMGCoA还原酶的活性,增加胆固醇的合成,还可促进胆固醇向胆汁酸转化,而且转化作用更强。因此,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人血中胆固醇的含量反而降低。 心绞痛 心肌梗死 脑溢血 脑栓塞 5.治疗: 未见特效药 注意饮食,避免高胆固醇饮食(如:动物脑、内脏、鸡蛋黄、奶油等)。 血浆脂蛋白的结构 疏水性较强的TG及胆固醇酯位于内核。 具极性及非极性基团的载脂蛋白、磷脂、游离胆固醇,以单分子层借其非极性疏水基团与内部疏水链相联系,极性基团朝外。 (三)载脂蛋白(Apo) Ⅳ 脂蛋白中的载脂蛋白 HDL---ApoA-Ⅰ,A-Ⅱ,ApoC-Ⅰ,C-Ⅱ,ApoD,ApoE LDL---ApoB100,ApoE VLDL--ApoB100,ApoC-Ⅰ,C-Ⅱ,C-Ⅲ, ApoE C M---ApoA-Ⅳ,ApoB48,ApoC-Ⅰ,C-Ⅱ,ApoE Ⅱ种类: 5类18种,分为ApoA(AⅠ、AⅡ)、(B100、B48)、 C(CⅠ、CⅡ、CⅢ )、D、E、及Apo(a)。 Ⅲ 合成部位:小肠 Ⅰ定义: 载脂蛋白(apo)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七章电能质量监测与控制-监测与控制.ppt
- 第七章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ppt
- 第七章船舶工艺.ppt
- 第七章药品的产品策略(沈枫).ppt
- 第七章蛋白质分解代谢.doc
- 第七章舞会礼仪(商务礼仪).ppt
- 第七章话语分析.ppt
- 第七章超高效液相色谱法.ppt
- 第七章跟单信用证项下单据审核.ppt
- 第七章蒸馏与吸收塔设备.ppt
- 2025年【职业资格】电工初级(广东)模拟考试100题及答案.pdf
- 强化训练-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物体的运动》章节练习练习题(含答案详解).docx
- 2025秋统编版二上《曹冲称象》优质课评课稿 (详细版).docx
- 主体框架砌筑建设方案.pdf
- 2025年万能检讨书适用于所有犯错500字.pdf
- 2025秋统编版二上《曹冲称象》优质课评课稿.docx
- 强化训练-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物体的运动》章节测试试题(详解).docx
- 强化训练-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物体的运动》章节测试试题(详解版).docx
- 2025年【大学生心理测试问卷】心理调查问卷.pdf
- 2025秋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教学反思 (详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