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瑞兽到精怪.doc
从瑞兽到精怪
摘 要: 九尾狐,最早见于《山海经?南山经》“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在这样一段记载之中,九尾狐的正邪并没有被作出明确的界定,同时可以看出,九尾狐是具有灵性的。至汉代,九尾狐被作为祯祥的象征,而至晚到宋之一代,九尾狐已经从瑞兽堕落为精怪了,而《封神演义》中苏妲己形象的出现,使得九尾狐直接成为祸乱人间的代名词。本文旨在就中国文献记载中的资料,浅析九尾狐地位更迭的原因。
关键词: 九尾狐 地位更迭 原因
九尾狐,是中国文学史之中极常见的一种意象,通常情况下也被称为九尾天狐,而追溯历史,九尾狐的出现最早被记载是在《山海经》之中:
“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山海经?南山经》)
“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山海经?海外东经》)
“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山海经?大荒东经》)
在这些记载中,九尾狐只是以一种上古兽类被记录,事实上,《山海经》客观地记录了九尾狐的存在,并没有好恶的评价。
而到了汉代,九尾狐已经成为了瑞兽的征兆。在汉代石刻像及砖画中,常有九尾狐与白兔、蟾蜍、三足乌之属并刻于西王母座旁,以示祯祥,由此可见九尾狐在汉代的地位之高。而这种瑞兽之说,在后世史书记载中并不鲜见:
“九尾狐者,神兽也。其状赤色,四足九尾。出青丘之国。音如婴儿。食者令人不逢妖邪之气,及蛊毒之类。”《太平广记》
“昔文王应九尾狐,而东夷归周。武王获白鱼,而诸侯同辞。”(萧统《昭明文选》)
“九尾狐者,六合一同则见。”(《艺文类聚?瑞应图》)
“九尾狐,文王得之,东夷归焉。”(《宋书?卷二十八》)
在上述这些史料的记载中,九尾狐的出现,是四海归一、太平盛世的预兆;同时,九尾狐在历史上还是多子多福的象征。最早可以证明九尾狐的多子的当属禹之妻涂山氏,在史料上可以摘录如下:“禹年三十未娶,行涂山,恐时暮失嗣,辞曰:‘吾之娶,必有应也。’乃有白狐九尾而造于禹。禹曰:‘白者,吾服也。九尾者,其证也。’于是涂山人歌曰:‘绥绥白狐,九尾????。成于家室,我都攸昌。’于是娶涂山女。”(《艺文类聚》)由此可见,九尾狐在当时人们心目中是分属瑞兽的。更是在此基础上,逐渐演变为有为君王出生时的前兆:
“皇帝生,先致白狐。”(《艺文类聚?河图》)
“黄初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于鄄城县北,见众狐数十首在后,大狐在中央,长七八尺,赤紫色,举头树尾,尾甚长大,林列有枝甚多。然后知九尾狐。斯诚圣王德政和气所应也。”(曹植《上九尾狐表》)
但是,在历史的记载中,九尾狐逐渐不复最初的崇高地位,至唐代时,虽然唐人设庙参拜狐之风盛行,同时九尾天狐依旧保持着其神圣的地位,但是,这时的九尾狐已经被当做妖神了,失去了一贯的正统地位,开始向妖精的方向偏移,其祥瑞的身份被打上了一层阴影,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曾引述唐朝张?|的《朝野佥载》:“唐初以来,百姓多事狐神,……当时有谚曰:‘无狐魅,不成村。’”
到了宋及其往后的朝代,九尾狐就完全堕落为精怪的代表:“钱塘一官妓,性善媚惑,人号曰九尾野狐。”(宋?赵令畴《侯鲭录》卷八),除此类记载之外,尤以明清时期的小说《封神演义》表现地最为明显。而九尾狐苏妲己的形象也是从宋代开始出现并且广为传播,至此,九尾狐已经完全失去了其作为祥瑞时所受到的尊崇,完全堕落为善魅惑者,祸国者的代名词。
而在这样的地位更迭中,落差之大实属罕见,而细究其中原因,可总结的有以下几点,或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九尾狐的地位更迭的原因。
首先就是“物老为怪”的思想的影响,狐是随处可见的动物,即使白狐比较罕见,但是,比起真的只存在于传说中的麒麟、朱雀,也可以称之为常见,毕竟白狐还是存在于世间的。而正是因为这种存在性,使得狐的神圣的地位注定难以持久,正是由于其非罕见的特点,导致了狐的祥瑞地位的丧失,即使是在狐最受尊崇的汉之一代,就有其负面的记载,认为狐的身上有妖气存在:“狐,祆兽也,鬼所乘之。”(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而后,当帝辛之妃苏妲己被判定为九尾狐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其地位的丧失,于是历朝历代,无数的脏水开始泼向了九尾狐,直到其中被认为最具神性的天狐也无法保住自身神圣地位的时候,九尾狐完全堕落为了精怪,其祥瑞之说逐渐隐于历史之中。
此外“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用来解释九尾狐地位的丧失也是恰如其分的,美丽的东西,人皆向往之,然而过分的美丽则会导致嫉妒之心的蔓延,加上红颜祸水之类观点的出现,九尾狐的地位岌岌可危。历史上被誉为狐的美女以苏妲己最为出名,此外还有嫦娥。蒋骥《山带阁注楚辞》引纬书《湘烟录》说:“嫦娥,小字纯狐。”而屈原在《天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