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LYL变态与健康心理学
这是不可预知和失去控制的行为吗? 杨丽娟一家倾家荡产 赴香港与刘德华见面,因未满足要求其父愤而自杀…… 他们怎么了? 这些也是罕见的行为 光头国之父 一对新人扮僵尸走在闹市 你一定感觉很恐怖,但是…… 内容提要 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概述 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区分 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 第四节 常见精神障碍 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第六节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 第七节 关于健康心理学 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 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概述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学科简史 第一节 关于变态心理学 万事万物皆有正反方面,人的心理也不例外。 13.47‰ 正常心理 异常心理 正常和异常的心理活动有相互转化的可能,二者在人群中会永远并存。 有精神障碍的人,心理活动并非全是异常 (如:人格有异常并伴有思维障碍,但感知觉可能正常) 变态心理学或异常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 ≠病理心理学(psychopathology):因为有些缺乏器质性损害证据,只能暂称为脑的功能性障碍 第一单元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变态心理学是一门以心理与行为的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1、研究对象:异常心理、异常行为: 2、与精神病学的区别: 变态心理学着重研究异常心理的发生原因与表现特征。研究心理异常的基本性质和特点,研究个体差异以及生存环境对心理异常发生发展的影响 精神病学着重研究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预防与康复。 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 一、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 1、公元前400年,希波克拉底提出“体液说”,认为心理异常是因为有害体液流入大脑所致。是“心理是脑的功能” 的雏形。 2、公元5世纪-16世纪,宗教思想占绝对优势,心理异常被认为是“魔鬼附体”。(以鞭打、火烧、禁闭、捆绑驱鬼) 3、文艺复兴,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再一次把心理异常和大脑功能联系起来。但17世纪以前,精神病学比变态心理学活跃,变态心理只能融合在精神病学中才能得到发展。 4、17世纪中叶开始,神经科学进一步发展,心理与脑的关系进一步明朗。 a.把心理异常现象和大脑的功能联系起来。 例如:1861布罗卡大脑额下回---语言运动功能就会丧失。 b.促使人们用唯物的思维对待心理异常的问题。 例如:巴斯德对躯体疾病提出的“细菌理论” 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 (一)精神分析理论的解释 (二)行为主义的解释 (三)存在—人本主义的解释 精神分析解释心理异常的两个命题即潜意识和性冲动。 以这两个命题为基础,弗洛伊德推演出的判断 (1)力比多,心理活动的动力 (2)三个发展阶段:口欲期,肛欲期,生殖器期 (3)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本我,自我,超我 (4)快乐,现实和道德原则 (5)防御机制 精神动力学理论 利比多(Libido) 利比多是驱使人追求快感的一个潜在的驱力,或者说是一种潜在的能量。是每个人和人类种族借以生存和发展的心理方面的根源和原动力。是人的一生中一切心理因素的基本动力源泉。 性是潜意识的核心 性心理发展阶段说 1.口欲期(0—1.5岁):口腔刺激—安全感、信任感 2.肛欲期(1.5 —2岁):控制大小便—自信 3.生殖器期(性器期)(3—5岁):两性之间的差异—性别认同 4.潜伏期(6岁—12):外部世界 5.生殖期(青春期):两性性行为 前三期在人格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如果得不到满足,人格的发展就会受阻而停滞在这个阶段,产生固着现象(fixation)。 潜意识学说 1.意识:(consciousness)当前能注意到的心理活动。 2.前意识: (preconsciousness)目前未被注意到或不在意识之中,但通过集中注意或他人提醒又能被带回意识之中的心理活动。 3.无意识:(unconsciousness)个体无法感知到的那部分心理活动。 (表面遗忘,实际在积蓄能量) ↑↓ =======心理冲突=======心理异常 (早年较大的生活事件和创伤)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