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N第十三讲 南京临时政府
第十三讲 民国初期的教育改革 一、民国教育部的成立 1912年1月9日 教育部成立蔡元培首任教育总长。 教育部 教育部对封建教育的改革 1912年1月19日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和《普通教育暂行课程之标准》,规定: ①学堂改学校,监督改校长;②初校男女同校;③废止读经课;④注重小学手工科;⑤高小体操课加军事内容;⑥初小三年级算术加珠算;⑦中学不分文实科;⑧中学和初级师范改为四年;⑨废止奖励出身;⑩注重学生实用技能的培养。 二、民初教育方针 1912年9月2日 正式公布“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教育方针。 意义:(1)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付诸实施的教育方针。 (2)完全否定了清末“忠君”、“尊孔” 、“尚公” 、 “尚武” 、 “尚实” 的封建教育宗旨。 (3)体现了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三、封建教育的回潮 1.恢复尊孔祀孔,利用孔子的文化效应搞复辟。1913年6月袁世凯颁布政令,恢复祭孔活动、将孔子的神位重新请回学校。 2. 1915年2月颁布七项教育宗旨:“爱国、尚武、崇实、法孔孟、重自治、戒贪争、戒躁进” 。 3.重新确定儒学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课程。规定初小学《孟子》 、高小学《论语》 、中学读《礼记》、大学设经学院。 四、 《壬子癸丑学制》 《壬子癸丑学制》特点 缩短了年限(减少3年) 男女平等的教育权(初等教育男女同校) 取消对毕业生奖励科举出身 规定一学年为三个学期 中学不实行文实分科 废止读经讲经改为修身课,中学大学开设外语 重视唱歌、图画、手工、农业等,注意课程的实用性、平民化 改高等学堂为大学预科,设专门学校与大学平行 重视师范教育 《壬子癸丑学制》的意义 第一,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学制 第二,废除读经讲经,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三,促进了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四,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为后来全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壬子癸丑学制》的不足 学制系统各阶段划分年限不适当 中等教育缺乏与高等教育的衔接 课程设置不够灵活 大学预科有弊端,后来蔡元培将其年限由3年改为2年。 思考题 壬子癸丑学制与癸卯学制相比有哪些进步之处? 试述五育并举的民初教育方针 * * 社会教育 专门教育 普通教育 社会教育司的设立,是中国教育史上民众教育列入官制之始。这是蔡元培倡导的结果,他认为,教育不仅在教育青年,也要兼顾多数年长失学的成人。 高等小学校 初等小学校 中学校 大学校 初等段(7年) 中等段(4年) 高等段6-7年 包括: 《小学校令》、 《中学校令》、《师范学校令》、《专门学校令》、《大学校令》、 《实业学校令》、 《大学规程》等十几个规程 三段四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