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过去和现在的基本经济单位.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过去和现在的基本经济单位

学术大视野 The Scholarly View 由此分析其所包含的经济逻辑。 首先,中国在明清以来,小家庭农场 中国过去和现在的基本经济单位: 几乎完全战胜了雇工经营的大农场。上世纪 家庭还是个人?* 历史演变 30年代,华北农村只有10%的耕地是雇佣劳 动的经营式农场,90%是小家庭农场。(黄 亚当·斯密开宗明义地讨论规模化生产 宗智2004[1986、2000] )在更高度商品 黄宗智 和劳动分工,用的例子是编织针制造中的18 化的长江三角洲,则完全没有雇工经营的经 个不同环节:他指出,由个体化的劳动者分 营式农场,所有农场都是主要依赖家庭自身 工承担的话,10名工人一天可以生产48000 劳动力的小农场。(黄宗智2006[1992 、 摘要 在中国经济史上,最基本的经济单位一直都是农户家庭,而不是 枚针,而一个人单独工作,没有分工的规模 2000] ) 个体化的雇工;一定程度上,今天依然如此。回顾明清以来的中国经济 经济效益,一天绝对不可能生产20枚,甚或 我早已详细论证其中逻辑。长江三角洲 史,家庭作为一个基本生产单位,其实一直在和依靠个体化雇工的规模 一枚都不能。(Smith 1976[1776]:8 )这 和华北的小家庭农场的主要不同是,长三角 化生产进行顽强竞争。中国经验不同于英国和西欧,也异于印度和“东 是现代资本主义制造业较早的、也是影响最 的小家庭农业生产要比华北的更加高度“家 亚模式”。无论是新古典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东亚模 深的一幅图像,所反映的是英格兰进入“早 庭化”,即更高度依赖家庭辅助劳动力来从 式”理论,都没有直面中国家庭经济顽强持续的基本现实。认识到家庭 期工业化”时的状况。其后,马克思更细致 事手工业“副业”生产,主要是纺纱、织 单位在中国经济和社会中所占的特殊地位,才有可能想象一个与现代西 地指出,在如此的“工场的分工”(division 布和养蚕、缫丝。如此结合农业和手工业、 方不同的中国的过去和未来。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