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再 见 *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二单元 刘兴飞 高尔基:(1868—1936)前苏 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苏 联文学的创始人。他的主要作 品有散文诗《海燕》,小说 《母亲》, 自传体三部曲《童 年》、《在人间》、《我的大 学》,以及一系列剧本。列宁 称他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 代表”。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高尔基 正读书,突然,一个小纸团从窗外 飞到了桌子上。高尔基打开纸团,上面写着: 说说,突然发生了什么事? 读课文,思考:小男孩为什么来?用“——”画出有关句子。 亲爱的高尔基同志: 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我想给您照张相,贴在我们的墙报上。请您让他们放我进去。我照完相,立刻就走。 你觉得这名少先队员怎么样? 他真会想办法! 读句子,思考: 高尔基是怎样听从小男孩吩咐的?用“-----”画出有关句子。 过了一会,小男孩站在高尔基面前了。他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然后用手指了指沙发,说:“请您坐这儿看报纸。” 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 读了课文,你认为高尔基是怎么样的人? 突然,又发生了什么事?高尔基是怎样说的?请找出句子读读。 “你怎么了?”高尔基础不知出了什么事? 高尔基走到窗口,大声喊道:“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 讨论:你认为高尔基对小男孩如何?从哪儿看出?说明什么? 高尔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帮助孩子拍成这张照片,实现他美好的愿望。 高尔基希望孩子来吗?从哪儿看出? 小男孩会回来吗 联系全文,找出自己的看法的依据,并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海燕》写于1901年,是高尔基早期创作活动中的一篇著名散文诗。当时革命斗争蓬勃兴起,高尔基目睹了沙皇政府的暴行,极为愤慨,写成了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海燕》就是这篇小说的尾声部分。《海燕》就是一只鸟儿在《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所唱的歌。这种思想倾向的小说在当时是无法发表的。《信使报》拒绝发表,《生活》杂志拒绝发表。但小说的结尾部分《海燕》却被单独发表在1901年4月号的《生活》杂志上。据《生活》杂志的主编回忆说:“《海燕》在审查官审查时没有看出它有什么革命性的东西。”事实上,作品一经发表,沙皇当局很快就发现了“漏审的疏忽”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下令查封了《生活》杂志。《海燕》一经发表,便在俄国大地上产生巨大反响,它被革命者用胶印和手抄等方式广为传播,一时间成为最受欢迎、最富有宣传性和号召力的诗传单。 《海燕》简介 ? 长篇小说《母亲》是高尔基最重要的代表作,也是俄国社会主义文学最早出现的优秀成果。 ???? 19世纪末俄国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工农革命,改变了人类的发展进程。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母亲》在文学史上最早表现了这种革命,这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 《母亲》一出版,立刻受到俄国与全世界革命人民的欢迎。反动当局惊恐万状,下令逮捕高尔基。伏罗希洛夫对高尔基说:“好几代的俄罗斯无产者受到了您的文学作品的教育。”小说很快译成德、法、英、意、西班牙、丹麦、瑞典、保加利亚等文,对世界发生了重大影响。对中国革命与中国文学的影响尤深。 《母亲》简介 《童年》与其续篇《在人间》、《我的大学》共同构成了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是首篇。在这部小说中,描写的是作者10岁以前的童年时代的生活。记叙了主人公成长、生活的历程,描写了那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象的狭小天地。阿廖沙四岁时,父亲就死了,于是跟着外祖父、外祖母过着贫寒、艰苦的生活。外祖父有着矛盾复杂的性格,他的内心有善良的一面,但贪婪金钱腐蚀了他的灵魂。在这冷冰冰的世界里,只有外祖母庇护、关心着他,给予他无限的温情和钟爱,并对他进行了有益的教导。 《童年》简介 《在人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小说描述的是主人公阿廖沙1871年到1884年的生活。这段时期为了生活,他与外祖母摘野果出卖糊口,当过绘图师的学徒,在一艘船上当过洗碗工,当过圣像作坊徒工。在人生的道路上,他历尽坎坷,与社会底层形形色色的人们打交道,他有机会阅读大量书籍。生活阅历和大量的阅读扩展了阿廖沙的视野,他决心“要做一个坚强的人,不要为环境所屈服”。他怀着这样的坚定信念,离开家乡奔赴喀山。 ????在小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三年级语文上册 给予树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ppt
- 三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百花园三 5课件 语文S版.ppt
- 三年级语文上册 花钟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ppt
- 三年级语文上册 赵州桥4课件 语文S版.ppt
- 三年级语文上册 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ppt
- 三年级语文上册 赵州桥第一课时.ppt
- 三年级语文上册 金色的草地(二)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ppt
- 三年级语文上册 迷人的秋色 课件 湘教版.ppt
- 三年级语文上册 阿凡提的故事(剧本 1课件 语文S版.ppt
- 三年级语文上册 锡林郭勒大草原 4课件 语文S版.ppt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