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史旧闻》阅读报告
吉林大学文学院 赵晨竹
第一部分 史料改写形式分析
《廷杖》这篇文章列举了《明史》、《皇明典故纪闻》、《两朝宪章录》、《春明夢餘錄》《續支麈談》中的关于廷杖的史料,并由此论证从洪武年间到崇祯年间,皆有廷杖的现象出现,并且皇帝对大臣越来越严酷,廷杖除表示折辱外,更有置之死地的作用。经与原史料详细比对后,发现陈登原先生对史料的改写有不当之处。
(一)、节引史料
如作者引用茹太素被明太祖面诘杖于朝的相关史料时,只引了“洪武八年,降刑部主事陳實務,累萬言,多忤觸,帝怒,召太素面诘,杖于朝。”这一行文字,让人觉得太祖暴戾,酷虐臣下。而《明史·茹太素传》中则是这样记录的。陈时务累万言,太祖令中书郎王敏诵而听之。中言:“才能之士,数年来幸存者百无一二,今所任率迂儒俗吏。”言多忤触。帝怒,召太素面诘,杖于朝。次夕,复于宫中令人诵之,得其可行者四事。慨然曰:“为君难,为臣不易。朕所以求直言,欲其切于情事。文词太多,便至荧听。太素所陈,五百余言可尽耳。”因令中书定奏对式,俾陈得失者无繁文。摘太素从原史料我们可以看出茹太素被杖责的原因,他把用五百字就能说明白的事情,用了一万多字来上奏,还指责太祖用人不当,让明太祖大怒。第二天,太祖消气后,慨然曰:“为君难,为臣不易。表示他已经理解茹太素了,并将茹太素疏中可行的内容采用。由此可见,茹太素受罚是他自己有不对之处,将心比心,我认为太祖杖责茹太素也算合理。
综上,作者片面的截取史料,使读者不能完整的明白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会误导读者对于明太祖形象的理解。
、误引史料
古代文言用语中有很多虚词存在,这些词没有实际意义,所以对这些词的误引并不会造成太大的错误,但是一些名词、动词的误引则可能使文章与历史事实相差甚远。如作者所引,昔刘向言:“大臣持禄而不极谏,小臣畏罪而不敢言,此为患之大者。”经回查史料后发现,这句话并非出自刘向止口,据原史料,这句话为“叔向”所言。叔向是春秋時期晉國的政治家、外交家,与和晏嬰、子產是同時代人。刘向则是汉朝文学家,《战国策》的编订者。此处差之一字,却差之千里。
这篇文章中,误引的地方着实不少,一些地方的误引虽不会对整体文章造成太大影响,但毕竟与原意有些许差别。如“无论裂麻(距)[还]诏,(万)[事]不敢为,卽(補缺)[伏阁]犯颜,亦(为)[云]稀见。”这句话出现了四处误引,第一处“还诏”是指古代谏官规谏、纠正皇帝诏书中的违误过失。如《新唐书·循吏传·卢弘宣》:“駙马都尉韦处仁拜虢州刺史, 弘宣谓非所任,还詔不下。”“距诏”则词意不通。第二处、四处误引,对史料整体理解影响不大,第三处误引,“伏阁”是指尊敬的样子,而“補缺”在此解释不通。
第二部分 史料介绍
《明史》是一部纪传体的史书,由清朝的张廷玉等奉命编撰,记载了从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到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年)共277年的明朝历史。全书共332卷,包括本纪24卷、志75卷、表13卷、列传220卷,另有目录4卷。该书取材于《明实录》、《大明会典》、档册、邸报,以及文集、奏议、稗史、方志、传记等有关著述和材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目前通行版本為乾隆四年(一七三九)武英殿原刊本 ,1974年中华书局又据以校勘、标点出版。
《皇明典故纪闻》是是明代的一部笔记小说,作者余继登,字世用,号云衢,交河人,万历丁丑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本书采实录及起居注中作者认为有关“治道”的材料摘抄编成,并附以己见,起自洪武元年(一三六八),迄于隆庆六年(一五七二)。叙述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明代制度的各个方面。其中有些史料为它书未载或载之不详,为研究明代政治、经济,尤其是典章制度提供了有价值的史料。
《两朝宪章录》编年体史书,记载了嘉靖、隆庆两朝的历史事迹。作者吴瑞登,字云卿,武进人。本书共20卷,记自嘉靖元年(1522)至隆庆六年(1572)五十一年事,举凡有关礼乐行政、安内攘外、察奸剔弊、大臣建议无不记述,资料大抵来源于邸报。
(四)《春明夢餘錄》记载了明代北京的情况,体例似政书,又似方志。作者为明末清初时期孙承泽。本书共70卷,其中《官署》四十卷,篇幅最多。今通行本为光绪七年古香斋袖珍课本,本书是研究明朝章典源流沿革的重要史料。
(五)《只麈談》是清代文言小说集,作者为胡承谱(1733—1806),字韵仲,号元峰、蛰夫居士,安徽人。胡氏所著《只塵谈》分正、续两部分。《只塵谈》卷上及《续只塵谈》卷上是证经考史与诗话文评之类。包括写人情、述物理、叙风土之类,有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只塵谈》卷下及《续只塵谈》卷下共计小说42则。其内容反映出明末至清中叶官僚知识分子阶层的生活风貌,也反映了胡承谱的世界观和文学观,对后世的小说创作产生重要影响。
第三部分 学界相关研究比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各种实木家具的优缺点.doc
- 各种祝福的短信.doc
- 各科诊断公式大全.doc
- 吉大17春秋学期《国际物流》在线作业一.doc
- 合成纤维聚乳酸纤维安全特性.doc
- 吉林大学16秋《数据通信原理》在线作业一.doc
- 同位语法文言文中的排比句 (2).doc
- 名人介绍与好诗句.doc
- 名联欣赏经典对联100幅.doc
- 名词性从句分类专项训练.doc
- 知识集成与知识分享课件.pptx
-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审美教育对学生审美素养提升的多元视角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艺术教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文化认同与价值引领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大数据的学生学习轨迹分析对高中生学习韧性影响的深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技术在小学个性化学习中的应用:学习困难预测与预防策略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教育伦理准则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践与效果评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实验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海绵城市道路雨水收集系统与城市地下水资源保护的协同设计》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合作学习策略研究与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