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教学查房—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概 述 ★急性心肌梗死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动冠状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 重而严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临床上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 病因及发病机制 ●基本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一支或多 支血管管腔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尚未充分建立。 ●一旦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大20~30分钟以上即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表现 ▲先兆: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最突出,要特别注意频发、剧烈、持久、药物无效的心绞痛 尚可伴有胸闷、心悸,乏力、恶心、呕吐、BP,ECG等变 ▲症状 1、心前区疼痛:多发生于清晨,疼痛性质和部位与心绞痛相似,但程度更剧烈。 2、全身症状:发热(1周,38℃),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血沉增快等 3、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上腹痛 临床表现 4、心律失常(见于75~95%)可伴乏力、头晕,多发生在起病1-2h,24h内常见。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室颤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特别是入院前的主要死因。前壁心梗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梗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及窦性心动过缓 5、低血压和休克 疼痛缓解后①收缩压仍80mmHg或原有高血压收缩压下降80mmHg;②伴有烦躁不安、皮肤湿冷,脉细速、多汗、少尿,神志迟钝,一般多发生在起病后数小时至一周内 6、心力衰竭 主要表现为左心衰,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 当右室梗死可表现为右心衰,BP下降 诊断要点 1、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 2、心电图的动态演变 3、心肌坏死的血清心肌标记物浓度的动态改变 治疗 医嘱予一级护理,软食,经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调脂、改善微循环等治疗后胸闷较前好转。医护人员向其及家属介绍此类疾病的进一步治疗,相关介入治疗的情况,考虑到经济问题,患者及家属拒绝进一步介入治疗。 * * 西安医学院 成员;张媛媛,牛玉含,裴雪蕾,赵婷 患者:林桂兰,女性,65岁 病史汇报 因“突发胸闷1天,加重2小时”于2013-10-02入院 患者01日下午4时左右出现胸闷,持续超过半小 时,症状可略缓解,于02日早9时再次出现胸痛 症状,家人送到我院急诊科 心电图提示: 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予“波立维、拜阿司匹林”等 抗血小板治疗后收入院。 既往史:否认“乙肝、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慢性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重大疾病史,否认手术及重大外伤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生长于原籍,文盲,农民,否认外地长期居留史,否认疫区、疫源、疫水接触史,否认放射线、毒物接触史,性格开朗,否认烟酒嗜好史,否认性病及冶游史,生活起居规律,家庭关系和睦 月经史:4~6天/20~30天/13岁/50岁。月经周期规则,有经量中等,颜色正常;无血块、痛经。绝经后无阴道异常流血流液。 婚育史:25岁结婚,配偶已故(具体不详),育有2子1女,均有糖尿病, 家庭关系和睦。3-0-0-3. 家族史:父母已故(具体不详)有1弟2姐,大姐已故(具体不详),其余 均体健,否认家族中有二系三代遗传性及传染性疾病史。 神志清,精神稍软,头颅无畸形,皮肤巩膜无黄染,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 双肺呼吸运动两侧对称,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尖搏动点位于左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侧0.5cm,心前区未触及震颤,心界大小正常 心率64次/分,律齐,心尖区心音微弱,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浮肿 病理征(-) T:36.5℃ P:64次/分 R:19次/分 BP:128/73mmHg. 入院后查体 心电图提示: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前壁V1-5 ST段抬高0.1-0.4mv。 凝血功能、D-二聚体、肾功能、血常规,免疫B,糖化血红蛋白均正常。 血气分析:PaO2:74.5mmHg, 肌钙蛋白:87.6ng/ml,(2012-7-21) 肌红蛋白l(cTnl):620.4ng/ml, CK:1627.6U/L, CK-CKMB:256U/L 血沉:27mm/h, 生化A:谷丙转氨酶:61U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