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册(叶书廷).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册(叶书廷)

6~3~1王冕的少年時代 章回小說簡介 (一)概說 章回小說是中國古代長篇小說的主要形式,特點是分回標目,故事連接,段落整齊。它是由宋代「話本」演變而成,宋人話本《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已具章回小說的雛形。明代章回小說《水滸傳》,則是由宋代話本《大宋宣和遺事》演變而來。明清兩代的長篇小說,普遍採用此種形式,由於深入民間,影響中國下層平民的思想意識甚大。這種小說,全書由若干回組成,前後貫串,每回有回目,如《水滸傳》第十一回的回目是;「朱貴水亭施號箭,林沖雪夜上梁山。」這兩個近似聯語式句子,既概括了全回的主要內容。往往故事情節發展到了最能吸引人的高潮處,這一回便要作結,於是回末便往往說:「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明初,出現了兩部對中國小說發展影響深遠的經典性巨著章回小說──羅貫中《三國志通俗演義》和施耐庵《水滸傳》。緊接著,吳承恩《西遊記》、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等一部部規模宏大的長篇小說接踵而來。而這些長篇小說的基本體制有二: 1.分章標目。長篇章回小說最突出的特點即篇幅漫長,故分章標目是必要的。 2.說書體的敘事方式。說書人的常用套語在長篇小說中同樣頻繁的出現,「話說」、「且說」、「但見」、「只見」之類,仍是作者進行敘事或描寫的主要方式,到了清代,吳敬梓《儒林外史》與曹雪芹《紅樓夢》才有很大改變。 長篇章回小說基本上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歷史演義   格外發達的宋元講史為後世的小說家累積起豐厚的歷史小說素材,最成功的例子便是明代羅貫中《三國演義》,自《三國演義》問世後,歷史小說的創作便風起雲湧,成為古代小說中最有影響的一個類型。 2.英雄傳奇   在說歷史題材的長篇小說中,有一類專門講述古代英雄業績為主的,它不像歷史演義以一個朝代的歷史為敘事線索,而是圍繞一個人的一生經歷展示他種種的傳奇行為,這種我們另稱之為英雄傳奇小說,如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滸傳》。 3.神魔   神魔小說的出現,是因受了當時宗教方士的影響,以及神魔題材的文學作品歷史相當悠久,累積了不少豐富的創作素材,才應運而生的,以明代吳承恩《西遊記》為代表,另清代蒲松齡《聊齋誌異》亦是傑出的神魔小說。 4.世情   世情小說,也有人稱為人情小說,是以世態人情作為自己的描摹對象,真實的反映社會、家庭、愛情生活,以人間的悲歡離合、發跡變泰的故事,表現人情冷暖與世態炎涼。明代蘭陵笑笑生《金瓶梅》開長篇世情小說的先河,清代曹雪芹《紅樓夢》則使世情小說發展到頂峰,而清代吳敬梓《儒林外史》則是世情長篇小說中諷刺類型的佼佼者。 5.公案俠義   公案俠義小說源遠流長,但真正繁榮則在清代。此類小說以其獨特的內容及藝術風格最受下層民眾的歡迎,如清代文康的《兒女英雄傳》,清代石玉崑的《三俠五義》。但這類型的長篇章回小說對研究者來說向來重視不夠,直到歷史發展到高科技的時代,武俠小說的創作與研究卻又突然蓬勃發展起來,以致超過了小說史上最繁榮的時期,新武俠小說為人們所喜愛的程度,遠遠超出了想像,如金庸、梁羽生、古龍、溫瑞安被稱為武俠四大家,將傳統的公案俠義小說推向創作的高峰。 吳敬梓(一七0七年至一七五四年),字敏軒,號粒民,自號文木老人,清安徽省全椒縣人他出身於書香世家,祖先累世行醫,到了曾祖一輩開始做官,六十年間,他們一家有進士、舉人等功名以及當官的有十四、五人,可稱鼎盛,不過到了他那一代,家業已衰落了。吳敬梓自小聰明過人,讀書過目不忘,尤其精通《昭明文選》。十四歲時跟隨父親到江蘇贛榆縣,二十三歲時父親去世,族人爭奪家產。雖然最後他繼承了父親的遺產,但他為爭產之事深受刺激,開始放蕩不羈;因他個性豪爽,樂善好施,加上不善謀生,幾年之間,幾乎把田宅都賣光了。 ????吳敬梓在科舉方面很不得志,他二十歲中秀才,但從沒有中舉。吳敬梓遷居南京,生活窮困潦倒,飽嘗了世態炎涼,一直靠賣文維生。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年),安徽巡撫推薦趙國麟推薦他到北京參加「博學鴻詞科」考試,但他鄙棄科舉功名,託病拒絕了。 吳敬梓在南京居住了很久,成為當地的文壇領袖,他招集同志在雨花山山麓建「先賢祠」,甚至賣掉居所去籌措建築費用,因此家境更為貧困。他時常出遊,足跡遍及淮安、蘇州、坑州等大城市;五十四歲時因病客死於揚州。 ????吳敬梓對當時官場的黑暗,士人追求功名的醜惡及世俗的淺陋深惡病絕,於是把滿肚子的憤世嫉俗寄託於文學創作中,寫成了表作《儒林外史》。這是一部享負盛名的長篇刺章回小說,全書五六十回,由多個故事組合而成,內容主要是揭露科舉制度的弊病,利用諷刺的手法寫出了讀書人追求功名利祿的種種醜態。書中所寫的雖然是明朝人事,抨擊的卻是清代的社會現實,手法頗具特色。 ????除小說外,吳敬梓還著有詩文集文《文木山房集》十二卷中國的白話長篇小說,自《水滸》、《三國演義》等不朽巨著問世以後,在知識分子及市民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