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旅游空间布局规划)24.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章(旅游空间布局规划)24

第4章 旅游空间布局规划 第1节 旅游空间布局的原则和内容 旅游空间布局的概念 旅游空间布局的原则 旅游区集中布局的优越性 旅游空间布局的内容 降解区划法 聚类区划法 长春莲花山滑雪场旅游功能分区图 定性 第2节 旅游空间布局的模式 旅游空间布局的理论模式 同心圆空间布局模式 社区-吸引物空间布局模式 游憩区-保护区空间布局模式 双核空间布局模式 核式环布局模式 环旅馆布局模式 海滨的旅游空间布局模式 旅游空间布局的实践模式 美国国家公园的布局模式 中国自然保护区布局模式 中国国家森林公园布局模式 本章阅读书目 * * 第1节 旅游空间布局的原则和内容 旅游空间布局的模式 第2节 本章阅读书目 一 旅游空间布局的概念 旅游空间布局的原则 旅游空间布局的内容 二 三 不同的名称 景区划分 功能分区 功能布局 旅游区划 分区计划 旅游空间布局 通过对土地及其负载的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分区划片的过程。 主题性 原则 每个划分的次单元必须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主题既可以是特色资源,也可是人工建筑物。 主导性 原则 将具有资源类型相似性、历史文化继承性、旅游功能统一性、市场形象统一性的景观集中成片,划分相对集中区域。 完整性 原则 保持旅游资源及其赋存的自然单元的完整性 顾及行政区的完整性 集中功能单元原则 将旅游设施、商业设施相对集中布局。 集中布局设施的优越性 环境保护原则 接待设施、娱乐区等游人集中活动的区域应远离自然环境脆弱或珍稀动植物区。 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应划分为单独区域,控制游人数量 节省旅游基础设施投资 游客在景区停留延长,增加旅游收入 有利于游客与当地居民的交流与沟通 目的地居民能更多地使用旅游设施 有利于环境保护与控制。游客生活污染物可集中处理 可防止布局散乱造成的对自然景观的视觉污染 1 2 3 4 5 6 定位 确定旅游景区和旅游建设项目的位置 常用方法 降解区划法 聚类区划法 定性 定量 确定旅游地域系统和旅游项目的位置、边界和占地面积 “总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世界遗产地例外)一般不要求精确界定位置、边界和占地面积,大都用虚线在地图上画圈,表示一种非精确的分区. 长春莲花山滑雪场功能分区图 “详规”需要精确确定各项用地的控制性坐标和标高 加拿大史密斯(L.J.Smith)1986年提出。是一种从较大地域单位入手,逐渐按两分法分解成越来越小的区域的逻辑划分法。 资料来源:吴人韦.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147. 资料来源:吴人韦.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148. 聚类区划法,又称综合法或上升区划法,是从小的地域系统(旅游点或村镇)入手,逐渐合并为数量较少的大区域的方法。 确定景区名称 景区命名,应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以山名、地名、景观特征、历史古迹等予以冠名。 雅俗共赏 常用方法 “名称+类型” 原则 确定景区范围 从方位上确定其边界位置或坐标位置 计算面积 描述景区形状特征 分析旅游资源特色 确定开发利用方向和功能定位 市场定位 客源空间范围定位 客源类型定位 一 旅游空间布局的理论模式 旅游空间布局的实践模式 二 ㈠ 同心圆空间布局模式 社区-吸引物空间布局模式 游憩区-保护区空间布局模式 双核空间布局模式 核式环布局模式 环旅馆布局模式 海滨的旅游空间布局模式 ㈡ ㈢ ㈣ ㈤ ㈥ ㈦ 瑞卡德(Richard)1973年提出的针对国家公园的布局模式。 该布局模式得到世界自然与自然资源同盟的认可。 国家公园由内到外分成核心保护区、缓冲区和开放区。 甘恩(Gunn)1965年提出 在旅游区中心布局服务中心,旅游吸引物分布于其周围,用旅游交通线连接服务中心与各个吸引物综合体。 甘恩1988年提出 将国家公园划分为重点资源保护区、低利用荒野区、分散游憩区、游憩和服务区。 特拉维斯(Trveis)1974年提出 双核是指旅游接待设施、娱乐设施集中的两个社区——度假城镇和辅助型服务社区。 观景台、娱乐设施、体育设施等集中在辅助型社区内,处于保护区的边缘。 景区是核心,酒店、餐馆、商店等服务设施环绕景区布局。各种设施与核心景区之间有道路相连,形成圆环。 对缺乏明显中心吸引物的景区,可将建筑风格独特的旅馆布局在中心位置,使之成为核心。 三大区域——海水区、海滩区、陆上活动区。建筑高度逐渐增高。 海水区 海滨浴场 垂钓区 游艇船坞 养殖区 海滩区 娱乐区 野营区 海滨公园 沿海植物带 陆上区 旅游住宿区 餐饮区 游客中心 购物区 交通线 ㈠ 美国国家公园的布局模式 中国自然保护区布局模式 中国国家森林公园布局模式 ㈡ ㈢ 两大分区法 美国国家公园早期的分区模式 自然区 游憩区 国家公园的核心地区,保存原有自然状态 自然区的周围地区,设置游客中心、员工宿舍等 三分法 自

文档评论(0)

jiaoyuguanl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