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列车运行图编制.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列车运行图编制

输送能力:指在一定的车辆类型、固定设备和行车组织方法的条件下,按照现有活动设备的数量、容量和乘务人员的数量,轨道交通线路在单位时间内,所能运送的乘客人数。 通过能力:指在采用一定的车辆类型和一定的行车组织方法条件下,轨道交通线路的各项固定设备在单位时间内(通常是高峰小时)所能通过的最大列车数。 6.1 运输能力的概念 通过能力从固定设备的角度确定线路所能开行的列车数;输送能力则是从活动设备与行车作业人员配备的角度确定线路所能运送的乘客人数。 1.基本概念 运输能力:一定时间(1小时)轨道交通线路运输的旅客数。是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的总称。 输送能力的计算 式中: p ——小时内单向最大输送能力(人); m ——列车编组辆数(辆); n —— 通过能力(列); P 车 ——车辆定员数(人)。 2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设计能力与可用能力 设计能力:理论最大能力 线路能力×列车能力 可用能力:即可实现能力 可用能力=设计能力×高峰利用系数 能力利用系数(0.7-0.95),运输需求的不均衡性造成。 问题:可用能力的合理范围: 安全保证、服务水平、运营成本 6.2 运输能力影响因素 6.2.1 线路能力 线路能力即通过能力:指在采用一定的车辆类型、信号设备和一定的行车组织方法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各项固定设备在单位时间内(通常是高峰小时)所能通过的最大列车数。 主要因素:最小列车间隔和车站停留时间。 1 最小列车间隔 最小列车间隔与闭塞分区长度,信号系统参数,折返停留时间有关。 1)列车控制系统和闭塞分区长度 列车追踪运行方式: 追踪运行方式:单方向连发、以闭塞分区为间隔运行。 追踪列车间隔时间:追踪运行的两列车在运行中互不受干扰的最小时间 控制模式:固定闭塞、调度集中控制 移动闭塞、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A采用双线固定闭塞、调度集中控制的线路(非连续) 三显示或四显示固定闭塞 追踪列车间隔影响因素:追踪列车间隔距离、速度 追踪间隔距离:闭塞分区长度及数目 闭塞分区长度同时满足:>=列车制动距离+安全距离; >=1个列车最大长度 问题:如何保证安全。三显示带防护区段的信号制度 B采用列车自动控制移动闭塞系统、实行行车指挥自动化线路(连续控制速度) 系统构成:ATC=ATP+ATO+ATS+SSI 功能: 原理:区间及闭塞分区。最高速度、目标速度 2)折返站折返能力 站前折返: 站后折返:远期最大通过能力不小于30对。 2 车站停留时间 车站停站时间是决定最小列车间隔的主导因素。与站台类型、车门数量及能力、售检票能力等。 最小列车间隔=车站停留时间+运营裕量(Margin) 1)列车在站停留时间构成: 旅客上下车时间,开关门时间,等待开车时间 2)影响因素: 列车牵引性能 车门联锁及运行动作 车门数量及宽度 站台利用 驾驶员行为 外部干扰 时刻表恢复 其它 6.2.2 列车能力分析 1.列车能力概念 列车能力=编组辆数×每辆车载客人数×不均匀系数(发散系数)。 载客人数:车辆能力 车辆能力即实际定员,主要涉及座位密度、座位率、站立密度。 车辆载客能力与服务水平有关 车辆拥挤水平=每M2站立人数,2-4-6-9 车辆拥挤度评价:不能上车而留乘时车辆的负荷。 车辆能力指标:面向设计的能力、可用能力。 2.面向设计的能力及因素 座位数 站立面积 站立密度 站立效率 轮椅调整系数:一个轮椅占用面积1.2-1.5m2,相当于2-6名 站立旅客。 行李调整系数:城市区域可以不计,但通往机场、铁路、旅游区必须考虑。 3.可用能力及因素 车辆长度和宽度 无旅客空间 座位密度、座位利用率 站立标准密度 6.2.3车站及其他能力影响分析 1.车站能力约束对运输能力影响 主要是限制客流抵达站台和列车的效率。因素有: 车站通过列车能力 站台客流限制 车站停留空间不足 售检票系统能力限制 2.其他能力约束对运输能力影响 其他能力影响因素:人的感觉和行为及差异 载客分布空间不均匀 旅客需求分布及弹性 6.3 运输能力计算原理 6.3.1线路通过能力计算 3.1线路能力即通过能力的组成: 区间追踪能力、车站通过能力、折返站折返能力 通过能力n的计算 通过能力主要由线路通过能力和折返能力决定。 n=min{n线,n折} 线路通过能力是指轨道交通线路在单位时间内(通常是高峰小时)能够通过的最大列车数。 列车折返能力是指轨道交通折返站在单位时间内(通常是高

文档评论(0)

jiaoyuguanl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