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编3古代中国的基本技术总结.ppt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编三章 古代中国的基本审美形态 第一节 中和 一、中和的基本内涵 中:喜怒哀乐未发前的无思无虑的宁静状态 和:发出的喜怒哀乐符合礼的规范 中和:1,通于天地境界-大乐与天地同和;2,适度和谐状态-发乎情止乎礼仪 二、中和的审美特征 1,适度和谐 第一,情感适度-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第二,人格精神和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 第三,人与自然和谐-天地境界 2,多样性的统一 大乐与天地同和-和则万物不失,万物皆化-乐记 3,最根本最高的特征-天人一体 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尽心上 三、中和境界对于人生的意义 1,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处共在-天地相感阴阳相合万物生焉 2,与社会和谐共处共在-立于礼而成于乐 3,保有宽容仁爱的心态-心宽天地宽 4,保持完整平衡的心态-不执不受 第二节 气韵 一、气韵的内涵 气: 自然气象-云雾之气 生命体的气息-咽气,断气 生命气场-浩然之气,正气 文艺作品的气-文气 韵:同声相应-审美主体从审美对象上所感受到的旋律感,节奏感 气韵:审美对象的生命活力所表现出来的旋律感节奏感能够让审美主体心灵震撼的审美形态。 二、气韵的审美特征 1,气韵凸显出了人的生命活力-从气韵感受生命 2,浑然天成-自然圆融的境界 3,具有精神性的审美特征-人的品格 4,直接可见的表层结构与只可意会的深层结构-感性形式与精神心灵 第三节 意境 一、意境的审美内涵 1,主观之意与客观之境融为一体 2,主观之情与客观之景融为一体 明-张路《听琴图》:画中题材可能是“俞伯牙为钟子期弹琴”的故事,表现文人的雅逸生活。画中二人,一个弹琴,一人听琴,弹奏者专心致志的神态和欣赏者妙不可言的表情,颇为生动。 3,时空转换与心灵自由- 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4,有无一体圆融 送参寥师-苏轼 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清-吴应莲《黄山云海歌》云:? 望中汹涌如惊涛,天风震撼大海潮。? 有峰高出惊涛上,宛然舟揖随波漾。? 风渐起兮波渐涌,一望无涯心震恐。? 山尖小露如垒石,高处如何同泽国。 5,审美效果:言有尽意无穷 6,辩证的哲学智慧-有无相生虚实相生空灵幽邃通天彻地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