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课犯罪行为及危害
学习目的 1、犯罪含义及特征 2、犯罪危害 3、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 法平如水 二、探讨: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案例:少年犯罪嫌疑人何佳(化名)4岁时,父亲就和母亲离婚并重新组成了家庭。父亲再婚后,后妈对她冷眼相看,虐待打骂是家常便饭,就连后妈带来的小弟弟也经常欺负她。上初中后,一次学校发起“母亲节向母亲献礼物”活动,每位同学都为自己的母亲准备了礼物,惟独何佳躲在一边,抚摸着周身被后妈毒打的伤痕,头脑中冒出了一个令人颤栗的报复计划。当天放学后,何佳在晚饭里投入了剧毒,除何父因故幸免、后妈经抢救脱险外,小弟及她邀请来吃晚饭的两名同学均命归黄泉。 药家鑫,西安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于2010年10月20日深夜,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此后驾车逃逸至郭杜十字路口时再次撞伤行人,逃逸时被附近群众抓获。后被公安机关释放。2010年10月23日,被告人药家鑫在其父母陪同下到公安机关投案。11月23日晚,疑犯药家鑫被长安警方依法刑事拘留。11月25日,经长安检察机关批准,因涉嫌故意杀人罪,疑犯药家鑫被依法逮捕,2011年1月11日,西安市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对药家鑫提起了公诉。2011年3月23日,该案件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审。2011年4月22日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药家鑫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赔偿被害人家属经济损失45498.5元。 小丁偶然认识了出手大方的王大哥,王大哥经常请他去餐馆吃喝,带他去电子游戏厅玩游戏机。王大哥成了他的好朋友和崇拜偶像。一天,王大哥突然说:“有一个小子总跟我过不去,我不便出面,你替我教训教训他,反正他也不认识你。”被王大哥这么一蛊惑,小丁借着酒劲,手拿木棒,朝那个人的头上猛击一棒,导致其头部受了重伤。小丁交友不慎,法律观念淡薄,被公安机关依法批捕,沦为少年犯。 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 《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议一议: 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原因是什么? 归纳总结 主要是青少年法律意识淡漠,自控力差,认知能力低,价值观念扭曲,缺乏正确的交友观等。 LOGO LOGO LOGO LOGO LOGO LOGO LOGO LOGO LOGO LOGO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国家规划新教材 第四单元 自觉依法律己, 避免违法犯罪 第十课 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一、运用刑法武器依法制裁犯罪行为 第四单元 自觉依法律己, 避免违法犯罪 第四单元 自主挑选阅读课本93页 犯罪的含义 犯罪是指违法情节特别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的特征 (1)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2)触犯刑法的行为 (3)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是指犯罪对国家和人民利益所造成的危害。 --犯罪的基本特征 (1)逃学上网,沉迷游戏;(2)结交恶友;(3)缺钱上网,密谋抢劫;(4)案发落网,等待审判 二、预防违法犯罪 中职学生如何自觉预防犯罪?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规范,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能力,充分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013年3月22日下午4时左右,广州市初二女生小苏坐公交车回家时,无意发现一个男子正盯着一名60多岁用手机与人通话的老太太。突然该男子夺过老太太的手机跳下车,跑出十几米远。小苏见状把书包抛在地上,跳下车追歹徒。曾是足球队员的她飞起一脚踹了过去,歹徒像足球一样在地上翻滚,挥手一刀划过了小苏的腋间。随后歹徒抛下抢来的手机,穿过数十个围观者扬长而去。当时没有一人上前助见义勇为的小姑娘一把,而老太太拿回被抢的手机,仅说了一声“谢谢”后就不见了人影。一名摩的司机则称赞小苏:“好样的!”。 (1)谈谈怎样看待小苏的见义勇为? (2)面对歹徒时,我们该怎么做? LOG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