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微生物:指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2. 微生物学:是一门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类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 工业发酵、医药卫生、生物工程和环境保护等实践领域的科学,其根本任务是发掘、利用、改善和保护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
3. 磷壁酸:是结合在G+细菌细胞壁上的一种酸性多糖,主要成分为甘油磷酸或核酸醇磷酸。
4. 原核微生物:即广义的细菌。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
5. 原生质体:指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胞壁合成后,所得到仅有一层细胞膜包裹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
6. 细菌:是一类细胞细短(直径约0.5um,长度约0.5~5um),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7. 固质空间:在G-细菌中,其外膜与细胞膜间的狭窄胶质空间(约12~15nm),其中存在着多种固质蛋白,包括水解酶类、合成酶类和运输蛋白等。
8. L-型细菌:在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损菌株。
9. 球状体:又称原生质球。指还残留了部分细胞壁(尤其是G-细菌外膜层)的原生质体。
10. 外膜:是G-细菌细胞壁所特有的结构,位于壁的最外层,化学成分为脂多糖。
11. 脂多糖(LPS):是位于G-细菌细胞壁最外层的一层较厚(8~10nm)的类脂多糖类物质,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D-特异侧链等部分组成。
12. 伴孢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
13. 放线菌:一类主要呈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14. 间体:由细胞膜内褶形成的囊状构造,其内充满着层状或管状泡囊。多见于G+菌。
15. 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低,挑选性强的休眠结构。每一个营养细胞内仅形成一个芽孢,故并无繁殖功能。
16. 支原体:一类无细胞壁,介于独立生活和细胞内寄生生活间的最小型原核生物。
17. 蓝细菌:一类进化历史悠久,G-,无鞭毛,含叶绿素a,能进行产氧光合作用的大型原核生物。
18. 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内)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等特征的子细胞集团。
19. 立克次氏体:一类专性寄生于真核细胞内的G-原核生物。
20. 衣原体:一类在真核细胞内专性能寄生的小型G-原核生物。
1. 真核微生物:一大类细胞核具有核膜包裹,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多种细胞的生物,叫真核生物。真菌、显微藻类和原生动物等是属于真核生物类的微生物,故称为真核微生物。
2. 酵母菌:一般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
3. 菌丝体:霉菌的许多菌丝相互交织而成的一个菌丝集团。
4. 霉菌:丝状真菌,通常指菌丝体发达又不产生大型肉质子实体结构的真菌。
5. 匍匐菌丝:毛霉目真菌在固丝基质上常形成与表面平行,具有延伸功能的菌丝。
6. 假根:根霉属等低等真菌匍匐菌丝与固体基质接触处分化出来的根状结构,具有固着和吸取养料等功能。
7. 菌物界:指与动物界、植物界相并列的一大群无叶绿素,依靠细胞表面吸收有机养料,细胞壁一般含有几丁质的真核微生物,一般包括真菌、粘菌和假菌。
1. 包涵体、噬菌斑、空斑、枯斑:当病毒粒大量聚集并使宿主细胞发生病变时,就形成了具有一定形态、构造并能用光镜加以观察和识别的特殊群体。在动植细胞的叫病毒包涵体;由噬菌体在菌苔上形成的“负菌落”叫噬菌斑;由动物病毒在宿主单层细胞培养物上形成的叫空斑;由植物病毒在植物叶片上形成的叫枯斑。
2. 病毒: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超显微“非细胞生物”。其本质是一种只含DNA或RNA的遗传因子,它们能以感染态和非感染态两种状态存在。
3. 晚期转录:在新的噬菌体DNA复制完成后对晚期基因进行的转录作用,其结果产生了晚期mRNA,由它再经晚期转译后,产生一大批可用于子代噬菌体装配用的“部件”。
4. 早期转录:在噬菌体繁殖的增殖阶段,当噬菌体的dsDNA注入宿主细胞后,首先是利用宿主细胞内原由的RNA聚合酶转录出噬菌体的mRNA,再由这些mRNA 进行转译,以合成噬菌体特有的蛋白质的过程。
5. 温和噬菌体:侵入相应宿主后,其基因组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上,并随宿主的基因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并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该现在叫溶源性或溶源现象,其宿主就叫溶源菌。
6. 自外裂解:大量噬菌体吸附在同一宿主细胞表面并释放众多溶菌酶,最终因外在的原因而导致细胞裂解,决不可能导致大量子代噬菌体产生。
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建筑工程图集 11SG814:建筑基坑支护结构构造.pdf VIP
- 电商平台客户投诉处理协调配合措施.docx VIP
- 快速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PPT课件.ppt VIP
- 标准图集-新型城镇化-智能灯杆.pdf VIP
- 11SG814 建筑基坑支护结构图集.docx VIP
- 2024年11月江苏苏州市中医医院(西苑医院苏州医院)招聘编外人员笔试笔试历年专业考点(难、易错点)附带答案详解 .doc
- 广西壮族自治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doc VIP
- 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企业标准.doc VIP
-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docx VIP
- 电商平台纠纷处理与客服投诉管理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