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徒般的战战兢兢.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徒般的战战兢兢.doc

学徒般的战战兢兢   看这一版《亨利五世》之前,不敢抱有太大的希望,一方面因为《亨利五世》在莎剧中并不是一个戏剧性特别强的戏,且主题与当下相隔辽远,能否引起观众的共鸣?一方面上半年看了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在上海的演出,也只能说是中规中矩,难道中文版的表现会更胜一筹?然而,看了之后,却觉得比想象中的好。   好在哪里?我想主要是皇莎2016年启动的以《亨利五世》为首个翻译剧本的“莎剧舞台本翻译计划”初步奏效了。这一版《亨利五世》的语言更符合现代人的欣赏习惯,这显然对演员与观众都有利。莎剧的台词对所有演员,不仅是中国的,也包括英国的演员都是巨大的挑战,毕竟是四百年前的语言,表达方式与现代人有诸多不同。当代英国曾有个著名的莎剧演员John Barton指导年轻演员念台词时说:“念每一句台词时,不要想当然地在句子中间停顿,而要在末尾时停顿,因为最后一个词往往是一个核心意象。”年轻演员深以为然,却被另一位大导演嗤之以鼻:“不管莎剧每句台词最后一个词是不是核心意象,演员最重要的永远是要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为什么而说,而不仅仅是机械地停顿。”因而,英国现在每隔几年就会出一个新的莎剧译本,不断适应当代人的语言习惯。在中国舞台上,演员为了迁就大段大段文诌诌的台词,常常不得不僵硬或过火地表演,“背诵腔”“朗诵腔”也是屡见不鲜,因而有更多符合当下语境的莎剧译本的确是件很重要的事。而不同于当下一些年轻导演常做的,导演与演员根据自己的语言习惯修改剧本,掺入大量流行语言、网络语言,有时代感的同时却削弱了莎剧原有的文学性,这版莎剧的翻译、剧本修订与文学顾问都是资深的翻译、编剧与莎剧研究者,因而译本还是保留着莎剧的韵味。   从这一版本的现场效果来看,舞台上的大部分演员都比较好地把握了台词的意思,而不仅是把它当作一个需要“背诵”的文本,因而台词听起来节奏明朗,高低快慢错落有致。观众能顺着演员的语言、动作被带入规定情景中,而不是进入沉沉的梦乡,整个观众席注意力集中,鲜有人刷手机、很少人退场,不时迸发会意的笑声便是最好的证明。比较遗憾的是《亨利五世》中我最喜欢的一段台词似乎翻译地一般,我一直屏住呼吸、竖起耳朵等待那一段的出现:“We few, we happy few, we band of brothers. For he today that sheds his blood with me shall be my brother; be he ne’er so vile, This day shall gentle his condition. And gentlemen in England now abed shall think themselves accursed they were not here.”(在方平的译本中,此段译文如下:我们,是少数几个人,幸运的少数几个人,我们,是一支兄弟的队伍――因为,今天他跟我一起流着血,他就是我的好兄弟;不论他怎样低微卑贱,今天这个日子将会带给他绅士的身份。而这会儿正躺在床上的英格兰的绅士以后将会埋怨自己的命运,悔恨怎么轮不到他上这儿来。)但似乎没有听到关于这段话的完整翻译,也许已经被删减,整个亨利五世演讲的场面都过于平淡,似乎很难真正激发起战士的斗志,也让战争的面目更模糊不清,这毕竟不是什么非打不可的战争。   这恰恰反映了这部戏的问题,那便是我们对莎剧、对《亨利五世》的理解到底有多深?纵观整剧,小心翼翼地如学徒一般地学做莎剧的心态可见一斑。演员一上台,便强调这个剧好看不好看全凭观众的想象,纵然这的确是《亨利五世》说书人的一番话,但在这部戏中却屡次三番地出现,每当要出现战争场面,或是主角辗转在英国宫廷、法国宫廷之间时,这段“戏好不好看,全凭想象,请各位看官多担待”的话便反复出现,让观众不由更心生疑窦,看来你们这个戏的确不怎么自信嘛。哪个戏不需要观众的想象呢?但观众的想象难道不是要靠导演、演员、舞美、灯光等来调动的吗,何以老是将此话作为托词呢?   应该说,这部戏中有部分演员还是比较出色地塑造了人物,年轻的兰海蒙将亨利五世这个角色塑造地有几分层次,从刚开始的年轻压抑不自信,到后来通过一件件战功慢慢成长为果敢、英明的君主,观众能看到人物的变化。有着壮硕肌肉的“小鲜肉”在下半场穿背心示人,更是迎合了正大光明欣赏“男色”的时代里“迷妹”们的喜好。且这部戏摒弃了中国大多数莎剧中常常出现的夸张的、仪式化的有时甚至是大而无当的肢体动作与表情,人更像是活生生的人,还是给观众以清新之感。   但还是有些演员似乎并没有把人物性格拿捏地十分准确,尤其是底层的那些小人物。原本这应该是《亨利四世》《亨利五世》当中最精彩的人物,这些没有太多是非心看起来势利奸诈,却同样被时代车轮无情碾轧的小人物常常会博得观众的唏嘘感动。然而在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