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传统及现代二元对立的文化思维模式.pdfVIP

超越传统及现代二元对立的文化思维模式.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22 卷第 1 期 温 州 大 学 学 报·社 会 科 学 版 2009 年 1 月 Vol 22, No 1 Journal of Wenzhou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 Jan, 2009 超越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的文化思维模式 孙邦金 (温州大学法政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摘 要:在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过程中,当下习见的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或断裂的思维模式业已成为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障碍。中国文化传统走向现代的路径解释可分为外部冲击说和内在理路说两 种。相比较而言,基于具体历史情境下的问题意识,坚持从内在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角度来探寻中国 文化的轨迹才是我们进入历史中的思想世界和观念变迁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和谐文化;传统;现代;西方冲击-中国反应模式;文化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B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55(2009)01-0017-06 DOI :10.3875/j.issn.1674-3555.2009.01.04 本文的 PDF 文件可以从 xuebao.wzu.edu.cn 获得 当前,在建设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 神家园,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无疑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本文拟就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过程 中传统与近代的关系模式和路径选择作一番思考。 一、文化与近代中国社会 现代民族国家在经济、军事等层面的硬实力竞争,终将上升到政治制度、生活方式和文化影 响力等柔性力量(软实力)的竞争。中国近代的积弱,表面上是经济、军事和政治实力的衰弱所 致,但究其深层根源我们有理由认为是由于中国文化的积贫积弱。马克斯·韦伯对于西方(宗教) 文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崛起的关系分析堪称一绝,而他对中国传统文化阻碍社会进步的分析亦曾引 起很多人的共鸣。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认为:“对财富的贪欲,根本就不 等同于资本主义,更不是资本主义的精神。倒不如说,资本主义更多地是对这种非理性欲望的一 种抑制或至少是一种理性的缓解。”[1]恰恰相反,正是清教徒的禁欲主义伦理才是资本主义兴起 的文化动力。但是时至今天,我们不免怀疑他对中国儒、释、道文化传统的分析批评,难道只有 清教禁欲主义伦理才能促进社会进步吗?我们姑且不谈韦伯对于中国文化的分析是否是基于欧 洲中心主义立场上的一种想象或虚构,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社会的迟滞究竟应该担负何种责任 仍旧是值得我们深切思考的。弗兰克在其《白银资本》一书中指出[2],近代早期的欧洲在世界经 济中既不比世界其他地区更重要,也不比世界其他地区更先进。在 1400-1800 年这个前近代时期 里,整个世界贸易体系的核心推动力并不是源自于欧洲,而是源于中国的白银资本。这种视角无 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更加开放和平和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命运。 明清以来,政治领域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那是皇权越来越专权、独断,权力的集中愈加 收稿日期:2008-04-21 作者简介:孙邦金(1978- ),男,安徽定远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18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第 22 卷第 1 期 登峰造极。专制权力是不容许批评声音出现的,清代采取了文字狱这一文化高压的政策,知识人 动辄得咎,造成了知识界畏首畏尾、文化消沉的局面,正如龚自珍《咏史》诗云“避席畏谈文字 狱,著书都为稻粱谋”。后来,龚氏更大声呐喊“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 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要求开放言路,进行文化批评和文化创新,为积重难返的社会现实 寻找出路。思想的固步自封是思想枯竭的罪魁祸首,也是社会进步的最大障碍。这种并不遥远的 历史教训是我们当下的思想文化建设所应该诚心汲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