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初中中考复习考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历史初中中考复习考点

中考历史复习备考手册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歌: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考点1:中华文明的起源 一.北京人等早期人类原始人类文化遗存。 北京人: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距今约70万年至约20万年前。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生产生活情况:过着狩猎和采集的生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处在旧石器时代)、会使用和控制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二、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 1.河姆渡居民:发现于浙江余姚(长江流域),距今约7000年。种植水稻(我国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使用磨制石器,处于新石器时代,制作黑陶。住干栏式房屋。 2.半坡原始居民:发现于陕西西安(黄河流域),距今约6000年。种植粟(我国是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使用磨制石器,处于新石器时代,制作彩陶。住半地穴式房屋。与河姆渡居民都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三.炎帝、黄帝的传说。 1.华夏族的形成: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大败蚩尤,从此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也就是汉族的前身。炎帝和黄帝后来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现在海内外中华儿女都以龙的传人自居来源于此 2.炎帝:号称神农氏,相传教人农耕,尝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3.黄帝:号称轩辕氏,尊称为人文初祖。建宫室,制衣裳,挖井,发明指南车(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技术、他的部下仓颉创造了文字)。 考点2: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一.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1.分封的目的: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巩固奴隶制政权。 2.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以及前代帝王的后裔。 3.分封制的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人口分封给诸侯,建立诸侯国。诸侯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4.作用: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密切了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但随着诸侯势力增强,周王势力减弱,导致春秋战国诸侯争夺权力的斗争,给人们带来了灾难,最终导致周朝的灭亡。 三.商鞅变法。(商鞅:“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1.变法背景:①春 秋以来,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强大,他们要求建立新型统治,因此纷纷要求变法。(根本原因)②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纷争不断,想通过变法富国强兵,在争斗中立于不败之地。(直接原因) 2.目的:富国强兵。 3.主要内容:(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实行变法) 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核心内容)。→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②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弃农经商及因懒惰而贫穷的,全家要作为官府奴婢使用。→富国,重农抑商 ③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封爵授田;贵族子弟没有军功不授爵。→强兵(此内容对旧贵族打击最大) ④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县令由国君直接任命。(我国“县”这一地方机构最早开始设立于战国时期的秦国。)→加强中央集权 ⑤编定户口,实行什伍连坐制。→加强对人民的统治 4.历史意义:①秦国废除了奴隶制,确立了封建制。②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兼并六国,实现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启示:①商鞅为变法不怕牺牲的无畏精神,自觉增强战胜困难,勇于进取的意识。②改革是发展的动力,顺应历史发展的改革是促进国家强大。③改革必须符合实际情况和历史发展的规律。 考点3:统一国家的建立 一.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史实,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1.秦兼并六国: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先后兼并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混战的局面,(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2.秦统一的历史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割据战争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3.秦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 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为历代王朝都沿用)。 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 ②在中央设立丞相(协助皇帝掌管政事)、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 ③在地方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官吏由皇帝任免。 经济上:①统一货币,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秦半两钱)。②统一度量衡。 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后又推广更为简单的隶书。 思想上:“焚书坑儒”。危害:钳制人们思想,摧残了文化,给中国古代文化造成了巨大损失。 军事上:北击匈奴修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南统越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