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英德实验学校).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修辞手法(英德实验学校)

* 一、比喻: 1、概念: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 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 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例如:她长得很像她母亲。 (本质相同,不是比喻句)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例如:在崎岖的道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似的轻快。 (没有相似点,比喻不恰当) 4、种类: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好像、似、仿佛、犹如、如”等联结。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可用 比喻 词“是、成了、变成、化作、当作”等联结,有时不用比喻词。 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蟑。 (3)借喻:本体、比喻词不出现,喻体出现。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比喻句中的喻体必须出现) 5、作用: 使语言生动形象,增强语言色彩。 6、练习巩固: (1)桥不过是一条板凳。 (2)她婉转地歌唱着,像卖唱的歌女。 (3)天边偶尔飘浮着淡淡的白云,像从什么仙境飘来的片片银色的羽毛。 (4)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光。 (5)燕雀焉知鸿鹄(天鹅,志向远大的人)之志! (6)有的时候鸡也会跳上去,在上面叽叽咯咯地叫着,好像那石头是它下的蛋似的。 (7)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落下万千条瀑布。 二、借代: 1、概念: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不直接说出人或物。 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杀了一个夏明翰,还有千千万万个夏明翰。 花白胡子坐在墙角吸旱烟。 2、作用: 语言幽默形象,引人联想。 注意:借喻和借代的区别 1、本体和客体之间有相似点的是借喻,没有相似点的是借代。????? 2、能转换成明喻的 是借喻,不能转换成 明喻的是借代。? 三、夸张: 1、概念: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1)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2)中间是一线蔚蓝的天空。 2、作用: 突出强调所描绘事物的特点,加强渲染力度,烘托气氛。 四、比拟: 1、概念: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2、种类:一是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二是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本体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 (1)花儿笑得弯下了腰。 (2)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 (3)火山发出一阵咆哮。 3、作用:把事物人格化(动物化), 使语言形象生动,更富感染力。 五、对偶: 1、概念: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2、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同、意义对称。 3、种类: 正对、反对、串对、扇面对 (1)正对:意义相似、相近或相补。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反对:意义相反或相对。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表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条件) (4)扇面对:两句对两句,如: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4、作用: 使语言简练工整,有节奏感。 六、对比: 1、概念:对比是把互相矛盾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格。 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2、作用: 鲜明地突出一方的特点。 七、排比: 1、概念: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相似或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式。 如:延安的歌声,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如:若无每日闻鸡起舞坚持不懈的毅力,那么祖逖又怎能北伐中原而名垂千古!若无长年笔走龙蛇墨染池水的工夫,那么王羲之又怎能挥毫盖世被尊为书圣呢?若无半生钻研演算草稿盈筐的血汗,那么陈景润又怎能摘取明珠享誉世界呢? 2、作用: 增强语言气势,具有排山倒海之势。 八、反复: 1、概念: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两次或以上)。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 如: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2、作用: 加强语气,增强语势。 九、设问: 1、概念: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的修辞方式。 如: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2、作用: 引起读者注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