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8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2.pptVIP

2017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8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2.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8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2

* * 过渡时期概念:从建国到三大改造完成 * * * * * * * * * * * * * * * * * 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1月9日报道亩产2000斤。 6月30日报道亩产5103斤。 7月25日报道亩产9195斤。 9月25日报道亩产13043斤。 “高指标”带来“高估产”,各地竟放高产“卫星”。 广西   这块“卫星”田号称“亩产四万三千斤”。后来,稻穗上的姑娘回忆说:“那年,队长带着我们连夜突击,从附近将33亩即将成熟的稻连根拔起,移栽到卫星田里。几十万棵稻穗一夜间移栽到一丘田里,丝风不透。为了防止稻穗倒伏,还从山上砍来近千斤圆竹,穿插中间搭上架子。我就坐上了稻穗,有人喊来记者照了相。” “看,卫星田的稻子长得多么结实,16岁的女孩坐在稻穗上,也掉不下来。” 《稻穗上的姑娘》 人民公社化运动 鼓足干劲加油干 放开肚皮吃饱饭 空山吃坐 人民公社 头遍哨子不买帐, 二遍哨子伸头望, 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时农村的顺口溜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决定 错误表现: 片面追求高速度和“一大二公”(农业合作 化的规模大、公有化的程度高)主要标志是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实质 是“左”倾冒进错误的严重泛滥。 恶劣影响: 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混乱,是出现三年 困难时期的重要原因;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挫 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失误的原因: 对国情认识不足,忽视客观规律,夸大了主观能 动性,急于求成,不能够实事求是。 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 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广大人民生活状况不断下降,饥荒严重,食品紧缺。 国民经济的调整 (1)原因: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了国民经济出现混乱。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2)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3)成就: 十年建设时期的主要建设成就 贵阳 乌鲁木齐 兰州 包头 兰新铁路 包兰铁路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包头钢铁公司 大庆油田 大庆 武汉 武汉钢铁公司 上海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大港油田 天津 北京 柳州 黔桂铁路 胜利油田 东营 探索与失误(1956-1966) 失误  正确  中共八大 1956 “大跃进” 1958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 八字方针 1960 启示一: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 三年经济困难 1959-1961 启示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 启示三: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总路线” 1958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 1966——1971——1973——1975——1976 爆发 周恩来进行 邓小平全面整顿 结束 回忆归纳“文化大革命”的发展过程 (1)文革期间,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两年内工农业总产值损失了1000亿元。 (2)周恩来对国民经济的恢复与调整: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 (3)邓小平的全面整顿:实质是对文革全面纠正; 国民经济出现回升状态。   政治混乱给国民经济发展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中国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图片所反映的社会状况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什么影响? 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分别有哪些重大的成就和严重失误?给我们留下了哪些经验教训? 巩固练习 1.“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钢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C 2.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有一幅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擎;挽狂澜于既倒,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 ”此联创作当不早于( ) A.1949年 B.1956年 C.1966年 D.1978年 D C 3. 右面这幅漫画反映的是我国 20 世纪 50 年代末的历史现象。造成漫画中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建设经验不足 B.自然灾害民不聊生 C. “左”倾错误甚嚣尘上 D.苏联政府单方毁约 4.右边“摘棉花”的漫画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 A. “大跃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