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期中考试热身卷.doc
高三历史期中考试热身卷
班级: 学号: 姓名: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清A.完成了封建专制国家的统一 B.维系了君臣间的宗法关系
C.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根源 D.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 A.结束七国混战, B.以皇权为中心,三公既配合又牵制
C.废分封设郡县,实行中央集权制 D.宣扬“君权神授”,实现了皇权至上
.明末冯元飙)A.控制了国家决策大权 B.上升为法定的行政中枢
C.权力和地位日益提高 D.阁臣专权超过汉唐宰相.魏距120里A.草市的经营情况 B.夜市的经营情况
C.都市的经营情况 D.镇市的经营情况
( )
①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 ②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
③各种思想主张的交相辉映 ④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这主要说明了( )
A.蔡伦是造纸术的最早发明者
B.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唯一依据
C.社会生活的需要往往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
D.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的成本没有关系
9.北魏孝文帝从小就接受汉族文化的教育,不仅“五经之义”能拿过来就讲,史书传记、诸子百家涉猎颇多,对汉族的诗文也很有研究,他最不可能研究过的诗句是( )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④“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孙A.《约法》未能体现资产阶级意愿 B.资产阶级革命时机未成熟
C.三民主义思想不符合当时的国情 D.《约法》被毁有其必然因素为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中日对峙形势图。形成这种态势的主要原因是①国民党军队的奋勇抵抗 ②共产党军队的敌后抗战③国民党军队的消极避战 ④共产党军队的积极反攻A.①② B.③④ C.② D.③
照反映的点[来源:Z。xx。k.Com]A.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B.谋求国家的安全与发展C.体现结伴而不结盟的原则 D.顺应经济区域化的潮流
.1933年2月,实业家方液仙(镇海方家第五代传人)联合限公司,右图为1949年1月1日该公司发行的壹仟万元股票一枚。以下关于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A.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垄断国货市场
B.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联合经营自强
C.私营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D.国有企业的所有制改革不断深入
年28国8年1月止,某男如有与某力及资产者,每日午后至6③年轻人思想不断解放 ④近代西方自由思想影响国人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936年,夫妇创办小吃店,几十年来生意兴旺,1954年,政府开始着手对进行改造。在改造中的命运可能性最大的是A.可以继续经营店铺,但要把利润的大部分上缴国家B.可以继续经营店铺,但要把利润的小部分上缴国家
C既不能继续经营店铺,也不能分享店铺的任何利润
D虽不能继续经营店铺,但可以分享店铺的部分利润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赴广东考察,从深圳、珠海、到广州,轻车简从,探访民生,倡言改革。有人说这是踏着20年前邓小平的足迹,酝酿新一轮改革。这一“足迹”给中国带来的重大影响不包括( )
A.经济特区开始建立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开始建立
C.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18.维新派认为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古代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型 B.维新派全民教育的理念
C.维新派认为教育应该为变法服务 D.维新派开启了中国教育近代化
19.近代以来,有识之士不断传播新思想,开启民智。新文化运动为此做出的突出贡献是
①抨击君主专制,提倡民主革命 ②借鉴西方思想改造中国传统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