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概论第2讲.pptVIP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物联网概论第2讲

数据采集方式的发展过程 磁卡(magnetic card):一种卡片状的磁性记录介质,利用磁性载体记录字符与数字信息,用来识别身份或其他用途。 IC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也叫做智能卡(smart card),它是通过在集成电路芯片上写的数据来进行识别的。IC卡与IC卡读写器,以及后台计算机管理系统组成了IC卡应用系统。 各种形状 RFID与其他方式的比较 RFID标准之争 目前,世界一些知名公司各自推出了自己的很多标准,这些标准互不兼容,表现在频段和数据格式上的差异,这也给RFID的大范围应用带来了困难。 目前全球有两大RFID标准阵营:欧美的Auto-ID Center与日本的Ubiquitous ID Center(UID)。 欧美的EPC标准采用UHF频段,为860MHz~930MHz,日本RFID标准采用的频段为2.45GHz和13.56MHz;日本标准电子标签的信息位数为128位,EPC标准的位数则为96位。 RFID标准分类: 技术标准、数据标准、性能标准、应用标准 ISO18000系列含括了有源和无源RFID技术标准,主要是基于物品管理的RFID空中接口参数。 ISO 17363 至17364 是一系列物流容器识别的规范,它们还未被认定为标准。 ISO 14443和ISO 15693标准在1995年开始操作,其完成则是在2000年之后,二者皆以13.56MHz交变信号为载波频率。ISO 15693读写距离较远,而ISO 14443读写距离稍近,但应用较广泛。目前的第二代电子身份证采用的标准是ISO 14443 TYPE B协议。ISO 14443定义了TYPE A、TYPE B两种类型协议,通信速率为106kbit/s。 ISO 14443-3规定了TYPE A和TYPE B的防冲撞机制。 ISO 15693采用轮寻机制、分时查询的方式完成防冲撞机制。 ISO技术委员会及联合工作组TC104/SC4主要处理有关ISO/IEC贸易应用方面,如货运集装箱及包装,制定了 RFID电子封条 (ISO 18185)、集装箱标签(ISO 10374)和供应链标签 (ISO 17363)等标准。 RFID相关标准的社会影响因素 (1)无线通信管理—如ETSI(欧洲电信标准协会),FCC(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 (2)人类健康—主要是ICNIRP(国际非电离辐射保护委员会),一个为世界卫生组织及其他机构提供有关非电离放射保护建议的独立机构的相关要求,目前许多国家使用其推荐的标准作为该国的放射规范标准。其主要是有关工作频率、功率、无线电波辐射等对健康的影响标准。    (3)隐私。隐私问题的解决基于同意原则,即用户或消费者是否能够容忍的程度。 (4)数据安全—OECD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曾发布有关文件,规定了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的指导方针。与ISO 17799(信息安全管理的实践代码) 相似,并不强制要求遵从这些指导方针,但这些指导方针却为信息安全计划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传感器节点硬件结构 传感器网络协议栈 2.4.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 低成本、低功耗、低速率、短距离 节点能量有限 节点通信能力有限 节点计算能力有限 传感器节点数量大且分布范围广 网络动态性强 自组织网络 感知数据流量大 以数据为中心 应用相关 挑战 由于WSN的特点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WSN已经成为21世纪的一个新研究领域,在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两个层面向科技工作者提出了大量挑战性问题! 网络通信 基础设施 中间件技术 数据管理技术 节点技术及其嵌入式软件系统 WSN的网络通信 物理层研究内容:核心问题是节省能量! 传输介质选择:无线电、红外线、光波 传输频段选择:433MHz、915、916MHz、2.4GHz 无线电收发器的设计:TI 2420/2520/2430、Microchip、Freescale、Dordic 调制方式:PSK、FSK WSN的网络通信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MAC协议方面! 研究重点依然是如何节省能量! 基于随机竞争的MAC协议:S-MAC,T-MAC 基于TDMA的MAC协议:DEANA、TRAMA、DMAC、SMACS、ERA、Dozer WSN的网络通信 网络层路由协议:基于聚簇的路由协议、基于地理位置的路由协议、能量感知路由协议、以数据为中心的路由协议、容错路由协议 基于聚簇的路由协议:LEACH、PEGASIS、TEEN 基于地理位置的路由协议:贪心路由协议、GPSR(右手规则)、GEM、MAP、LCR等 以数据为中心的路由协议:定向扩散路由协议、Rumor-routing、TTDD支持移动sink(网格) 能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