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工程教育改革 支撑制造强国建设.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深化工程教育改革 支撑制造强国建设

深化工程教育改革 支撑制造强国建设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是国际经济竞争的必争之地。工程教育面向社会生产活动培养人才,与制造业发展紧密联系、深度融合、相互支撑。《中国制造2025》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描绘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并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对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将“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列为重点任务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院士指出,信息技术指数级增长、数字化网络化普及应用、系统集成式创新和人工智能技术战略突破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四大驱动力。随着更多“AlphaGo”的出现,未来的工程科技人员需要应用现在还未出现的技术,去解决还未出现的问题。科技革命改变教育内容,信息革命改变教育模式,工程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帮助未来的工程师们建构起符合时代要求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并且更加注重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一、更新工程教育理念,驱动改革持续深入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深化工程教育改革一定是在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的。必须充分关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技术所带来的颠覆式创新,研判未来10年、20年就业与职业更替变化的重要趋势,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主动更新工程教育理念。在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人”“如何培养人”等问题上,一是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始终对焦需求、聚焦服务、变焦应用;二是坚持对标国际最佳实践,更加强调与现代工业文明和制造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创新创业意识和“工匠精神”;三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等理念,高质量建设工科专业 二、主动布局“新工科”建设,服务新经济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新经济是发展新动能的源泉,以绿色能源环保、互联网等为重要内容,以新技术革命为引领,以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突破,以商业模式和体制机制创新为标志,以人力资本的高效投入减少对物质要素的依赖,推动了新一轮生产方式变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实践证明,新经济发展越快越活跃的地区,发展的新动能就越强劲,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韧性和回旋余地相对更大,发展的动力、活力和空间、前景也相对更好,能够有力支撑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但应该注意到,目前迅猛发展的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大健康等新经济领域已经出现人才供给不足现象,面向光子与量子芯片、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基因组健康技术等前沿交叉与未来技术的人才培养仍未引起足够重视。必须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培养新经济急需紧缺人才,提前布局培养引领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人才,推动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三、深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计划”是工程教育改革“试验田”,主要任务是建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施6年来,208所高校的1257个本科专业点、514个研究生层次学科点,参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和工程认证标准,从建立组织管理体系、制定培养标准、制订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培养方案、重构面向工程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建设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推动工程教育国际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参与高校和企业反映”卓越计划”学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对企业的适应能力有明显提升 为更好地服务制造强国建设,制造业相关的“卓越计划”专业或学科,一是必须深入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协同,与实务部门、科研院所、相关行业部门共同推进全流程协同育人,建立培养目标协同、教师队伍协同、资源共享协同、管理协同机制,加强高校教师与实务部门专家双向交流;二是着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设一批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为代表、课程应用与教学服务相融通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方式方法变革,全面推进信息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三是扩大工程教育对外开放,既培养一批认同中国文化、熟悉中国标准的留学生,又鼓励具备条件的高校“走出去”,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工程科技人才、工程管理人才和工程教育师资,为我国制造业对外输出做好人才储备。通过深入实施“卓越计划”,在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创业就业能力发挥示范作用 四、推广实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2014年以来,教育部组织高校与阿里巴巴、?v讯、谷歌、英特尔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同实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推动工程教育改革。20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