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秸秆制作育秧盘 水稻生产机械化实现大迈步
秸秆制作育秧盘 水稻生产机械化实现大迈步 旱育秧是我国水稻生产的首要环节,是稻谷丰收的基础,有“秧好半年粮”之说。但育秧耗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越来越不可持续。吉林省前郭县百禾农业孟庆昱、矫丽荣夫妇创造性地利用秸秆制作水稻育秧盘,不用土、省人工,还为秸秆综合利用找到了好出路,实现农业生产链条的闭环,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又往前推进了一步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挥汗如雨的劳作场景正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的提高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然而,每年春季育秧是稻农躲不过的苦差事,着实要累上一阵儿
“开春一解冻就要四处取土,拉回来先粉碎,至少要筛3遍才能去制作秧盘,又累又脏,这简直不是人干的活。”吉林省前郭县白衣拉嘎乡三家村村民李仁无奈地对记者说道
水稻旱育秧费土壤
秸秆育秧盘来帮忙
上世纪80年代,我国从日本引进了水稻旱育秧技术,因其具有秧龄短、秧苗壮、可机插、省稻种、产量高等经济效益高的优点,迅速成为我国水稻生产的普遍栽培方式
不过,旱育秧对苗床土的要求很高,土质细腻而且要偏酸性,pH值在4.5~5.5为宜。一般旱地大田因常年使用除草剂会对秧苗产生药害,农民大多到土坡、河床、林地取土。“我种了60亩水稻,要育秧1600盘,1盘要7斤土。”李仁说,理论上1.1万斤就够了,实际上每年要买1.5万斤左右的土,得花一两千元。这是因为土壤中石子和黄胶泥都会被细筛出去不能用,浪费很多
前郭县大部分土地偏碱性,相当一部分还是盐碱地,一旦土壤pH值超过10,即使加酸调和也无法用来育秧。经过一二十年的育秧,能取土的地方所剩?o几,河床坑坑洼洼,林地树根裸露。于是,有的人打起了草原的主意,将表层土挖走售卖,不少草原变成了沙地;还有人打起了稻田的主意,到别人家的地里偷土。每年到三月底,全县会进入缺土的紧张气氛,家里有良田的农户都会严阵以待,要防着有人来偷土
前郭县的问题还不算太严重,至少目前还有土。据了解,黑龙江个别地方由于太缺土,有人去挖河堤上的土,甚至有人不得不用含有除草剂的旱地大田土而导致秧苗枯死;南方稻区土地更为紧张,多用草炭土,这种土不仅价格贵而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据测算,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约4.5亿亩,年需158亿张秧盘,1900亿斤土,每年因水稻育秧损失的土地面积达17.2万亩。若无得当措施,水稻旱育秧将面临无土可取的局面
育秧筛土费时费力
育秧盘操作省劲省心
水稻旱育秧竟让祖祖辈辈以土为生的农民为了土而犯愁。虽说这是道难题,但还是有人从中发现了机会,找到了办法,开辟了市场
故事要从2008年说起。那时候孟庆昱、矫丽荣夫妇在前郭县城从事职业技术教育,时常会对农民做一些培训。“当时有一个来参加培训的农民开着夏利,穿着皮夹克、夹着小包,跟个小老板似的。”孟庆昱回忆道,“当年四月份我们下乡回访学员,到一个农户家,一个灰头土脸的农民热情地过来打招呼,半天我才认出来这不是那个小老板嘛!”一问才知道,这个农民正在为育秧筛土。这是个繁琐的苦活,需要将土块粉碎后筛3遍:加入工业废酸将土壤调至弱酸性筛一遍,加入农药杀虫筛一遍,最后再加入肥料保持土壤肥力筛一遍。而四月份东北风大,筛土时灰尘飞得哪哪儿都是,浑身没有一处干净的。有农民说要是有卖育秧土的我肯定买,这句话让孟庆昱记在心里,认定这是个商机。曾在化肥厂工作过的他便开始琢磨生产育苗秧盘,先后试过岩棉、泡沫、珍珠岩作基质都不成功。后来,妻子矫丽荣想到小时候曾到秸秆堆底部找腐烂的秸秆作基质养花,这才为他打开了思路
于是,原本没有种过水稻的孟庆昱、矫丽荣开始学着做秧盘,学着育秧。经过反复试验,2010年他们成功地研制出秸秆生物质水稻育秧盘,秸秆粉碎发酵后再加入特定添加剂,固定成型。“农民再也不用去筛土了,可以干干净净地育秧了。”矫丽荣回想起来依然很高兴
孟庆昱利用植物秸秆,经粉碎、发酵等多道工艺,以专用设备生产水稻育苗盘,整个生产过程不产生三废。既保护了宝贵的黑土地资源,又有效地利用了秸秆资源,减少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回收秸秆又为农民增加了收入,这项发明实现了一举多得。2015年5月,中央电视台第7套农业节目《致富经》以《爱折腾的媳妇发“土”财》为题,对孟庆昱、矫丽荣夫妇进行了专题报道。两年过去了,当年的产品为了适应农业生产已经进行改良,使用起来更方便,成本也降低了
生物质水稻育苗盘把育秧环节由过去的18个步骤,减少到4步,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生物质随秧苗进入稻田,增加了稻田耕地有机质含量,减少了化学品的使用量,实现了水稻育苗史上的一次技术革新。孟庆昱获得首届前郭青年创业奖,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银奖。他创办的前郭县百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前郭县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有机物基质制成生物质水稻育苗盘整套技术目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