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增强惩罚能力的若干社会机制与群体合作秩序的维持∗
韦倩∗∗
内容提要:即使在规模很大的群体中,人类也可以与非亲属成员进行合作,这在自然界
中是独一无二的。许多学者认为,一些群体成员的利他性惩罚行为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
因。但是,利他性惩罚行为需要惩罚者自己支付一定的惩罚费用,其他成员却可以从中获益,
从而利他性惩罚行为能够在人群中成功演化要求惩罚者能够以低成本对背叛者进行严厉的
惩罚。但现实情况是惩罚者并非总是背叛者的对手,如果人们不能够以低成本的代价施加严
厉的惩罚,依靠惩罚行为来维持群体内部合作的信念将很难再被坚持。本文进一步思考了社
会中存在的能够增强人类惩罚能力的三种社会机制,即规范的内化、缔结同盟与第三方介入,
并在Gintis(2000)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这三种社会机制对利他性惩罚行为演化的影响,
表明了它们在维持人类社会合作秩序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字 合作行为 利他性惩罚 规范的内化 缔结同盟 第三方介入
一、引言
人类可以在规模很大的群体中与非亲属成员进行合作,这在自然界中是独一无二的
(Boyd et al.,2003;Bowles and Gintis,2003a;Gintis,2000;de Quervain et al.,2004)。
从进化的视角看,这种现象令人非常困惑,因为合作行为具有一定的利他性,合作的个体需
1
要自己承担成本但却给非亲缘的群体成员带来收益。这种现象吸引了生物学、社会学、人
2
类学、经济学等领域众多学者关注的目光,他们基于重复互动作用(repeated interactions)、
3 4
声誉效应(reputation)与群体选择效应(groupselection)等机制提出了许多理论对此进行
解释。但是这些通常被用来解释这种现象的任何一种机制都不允许利他性合作行为在大规模
群体中演化。重复交往可以支持二元关系之间的合作,但是,如果交往个体的数目超过一定
规模,这种机制便不能维持(Boyd andRicherson,1988);声誉机制和群体选择只有在群体
规模非常小并且迁移很少发生时才会导致利他行为的演化(Leimar和Hammerstein,2001;
Eshel,1972;Rogers,1990)。
许多研究人员相信,依靠惩罚威胁可以维持人类大规模的合作。由于背叛行为会引致更
严厉的惩罚使得背叛的成本超过合作的成本,合作者就会比背叛者具有更高的适应性,从而
惩罚机制可以维持群体合作的演化。大量证据也表明,很多人愿意自己承担成本去惩罚非合
作者,甚至在一次性交往时也是如此(FehrandGächter,2002;FehrandFischbacher,2003;
∗作者感谢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08CJL030)、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项目批
准号:07JDB046)以及山东大学优秀博士生培育计划对本研究的资助,感谢恩师黄少安教授对本人的培养 !
但文责自负。
∗∗韦倩,男,1979年生,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中心)博士研究生。通讯地址:山东大学新校经济研
究院(中心),邮编:250100。EMAIL:weiqian@mail.sdu.edu.cn。
1虽然文献中关于合作的定义有很多,但理论上并未达成一致意见。本文所谓的合作是指个体付出成本
参加一个联合行动的行为,并且该行为会使得该群体其他成员获得的收益大于它所支付的成本(Bowlesand
Gintis,2003a)。该定义排除了互利共生行为(mutualisms),因为对于它的演化解释是非常简单的;也排除
了非生产性的利他行为,这些行为所获得的收益不能超过所付出的成本;以及那些缺乏共同利益(common
benefits)的联合行动。
2比如互惠利他理论(reciprocalaltruismtheory)(Trivers,1971;Axelrod 和Hamilton,1981)。
3比如间接互惠理论(indirectreciprocity theory)( NowakandSigmund,1998;WedekindandMilinski,200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教材鲁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全册各章节知识点考点重点难题解题规律提炼汇总.pdf VIP
- 铁路安全管理条例.pptx VIP
- 22S521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检查井.docx VIP
- 外墙保温装饰一体板施工方案.docx VIP
- HD微机继电保护测试系统说明书.pdf.comp.pdf
-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Lesson99-100练习题.docx VIP
- 12S8排水工程图集.docx VIP
- DZ_T 0181-1997水文测井工作规范.pdf
- CJJ 143-2010 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范.docx VIP
- 2024浮梁县教体系统“归雁计划”选调历年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