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词赏析课①
李清照(1084~约1155) 中国宋代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为当时齐、鲁一带知名学者。母王氏,知书善文。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金石考据家。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音律。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中原沦陷后,与丈夫南流,过着颠沛流离、凄凉愁苦的生活。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声声慢-寻寻觅觅 作者:李清照 寻寻觅觅⑴,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⑵。乍暖还寒时候⑶,最难将息⑷。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⑸?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⑹,如今有谁堪摘⑺?守着窗儿⑻,独自怎生得黑⑼!梧桐更兼细雨⑽,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⑾,怎一个愁字了得⑿! 背景 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作于南渡以后,具体写作时间待考,多数学者认为是作者晚年时期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作者中年时期所作。 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夏五月,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李清照夫婿赵明诚于是年三月,奔母丧南下金陵。秋八月,李清照南下,载书十五车,前来会合。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因兵变被焚,家破国亡,不幸至此。公元1129年(宋高宗建炎三年)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金兵入侵浙东、浙西,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市)到浙东,饱尝颠沛流离之苦。避难奔走,所有庋藏丧失殆尽。国破家亡,丈夫去世,境况极为凄凉,一连串的打击使作者尝尽了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 ⑴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⑵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⑶乍暖还寒:指秋天的天气,忽然变暖,又转寒冷。 还(xuán) 新说法:还通假字,通 “旋”,一会暖一会冷 还(huán) ⑷将息:旧时方言,休养调理之意。 ⑸怎敌他:对付,抵挡。晚:一本作“晓”。 寻寻觅觅⑴,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⑵。乍暖还寒时候⑶,最难将息⑷。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⑸?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还”有两个读音:一是读huán,另一个是读hái 。读作hái ,是个副词。作“再或又”讲.很多人说古代没有hái 的读音,但是辛弃疾所写“山才好处行还倦”的词句。词中的“还”就读为hái 。另外,“还”还可以读:huán。多是作动词或形容词用。“还”字的读音最早出现的可能是“还”(huán),是个实词,后来由于应用的需要,人们就将这个字逐渐虚化,也就有了作副词用的义项,为了表示“再或又”的意思。也就出现了另一个读音:hái ,以示二者的区分。再就是关于古代诗词中的有些字是不是读古音的问题。现在规定都用普通话的读法。因为在我国的古代没有汉语拼音,所以,到底当时读什么音,现在人只能去推测,而且我国地域广阔,方言甚多,究竟读什么音常常会因为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要现代人完全按古音来读是十分困难的事。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⑹,如今有谁堪摘⑺?守着窗儿⑻,独自怎生得黑⑼!梧桐更兼细雨⑽,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⑾,怎一个愁字了得⑿! ⑹损:表示程度极高。 ⑺堪:可。 ⑻著:亦写作“着”。 ⑼怎生:怎样的。生:语助词。 ⑽梧桐更兼细雨:暗用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意。 ⑾这次第:这光景、这情形。 ⑿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夜晚的寒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起首三句比较形象,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七组十四个叠字,犹如信手拈来,看似平平淡淡,实则显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字功底。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注如诉的音韵效果,如徐虹亭语: “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也。” 分析 “寻寻觅觅”,是作者的动作行为,作者在经受了国破家亡、夫丧、金石丢失等一连串的打击后,内心极为哀愁,再加上一人孤处,更是百无聊赖,空虚郁闷,为了排解这一哀愁,作者开始了漫无目的的寻觅。寻啊觅啊,想寻些什么呢?不太清楚,一切都是那么茫然,或许她是想找回一些温馨的回忆来慰藉自己,但茫然的作者只感到四周 “冷冷清清”。这是作者的心境使然,常言说“人悲物亦悲”,在一个悲伤凄凉人的眼中,所有的事物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