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理气象灾害
地
理
气
象
灾
害
积温
一年中≥10摄氏度,积温又称活动积温,是把≥10摄氏度持续期间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积温值越大,反应农作物的生长期越长。
我国农业发簪棉铃的主要问题
种植业占主导地位,林业、渔业比重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
人口增长,耕地减少以及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问题突出。
耕地减少的原因1、建设运地
2、生态退耕
3、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4、自然灾害毁坏耕地
对策
因地制宜
结合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多方面需求,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建立稳定的商品粮基地,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思路
资源价值评价
1、资源的质量 数量、类型
非凡性
价值(美学、科学、历史文化、经济)
资源的集群状况(在一定地区范围内是鼓励的还是集中分布构成景观群)
资源的地域组合状况(避免雷同、特征相似、要有人无我有,人有我无)
2、地理位置及交通通达度(条件)评价
(位置和交通直接影响开发价值)优越的位置和方便的交通,能够提高提高旅游区的可进入性,使游客“进的来,教的开”“来得方便,在旅游区活动方便,离开方便”
3、市场距离
客源市场—经济发达地区(外出动机、条件)
经济距离—经济距离越短,旅游需求越高,开发利用价值越大
4、基础设施评价(地区接待能力)
完善、先进,服务质量高,地区接待能力强
不完善、落后,服务质量低,地区接待能力弱
5、旅游的环境承载力—旅游活动规模应与之相适应
6、发展旅游业的意义
拉动经济发展
发展旅游经济,增加外汇收入
发展国内旅游,回笼货币,稳定市场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与稳定
扩大对外发展,提高文明程度,提高国名素质和生活质量
增加就业,促进社会建设,改善生活质量
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
促进传统文化保护
满足精神文化需求
水土流失
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
原因
自然原因
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暴雨,流水侵蚀,冲刷力强
土壤,黄土粉沙粒组成,直立性强(垂直节理发育),易被流水侵蚀
植被稀少(覆盖率低)对地表保护性差
地形,位于平原乡山地过渡,地形起伏大,坡度大,地标物质不稳定,地标起伏大,坡度陡
人为原因
历史上营造宫殿,过度樵采,毁林开荒,破坏植被
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处于农牧过渡带,时农是牧
开矿,露天矿开采,破坏植被,形成新物源,河漫滩地形开矿(淘金)导致泥沙入河
人对地少,人地关系紧张,生活能源紧张,乱砍滥伐,强取薪柴,陡坡开荒,开矿(有色金属矿丰富,湘赣)
危害
对山区
表层肥沃土壤流失,导致土壤贫瘠,农业减产
沟壑纵横,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
对河流下游
泥沙流入河湖,泥沙淤积,河流抬升,引发洪涝,库容减少,降低防洪效益
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表现为耕地面积减少,土壤肥力降低,加剧干旱,植被减少,降水减少且分配不均,多暴雨,水土流失加剧)
多低山丘陵,土层薄,费力降低,石质裸露,土地难利用
多江河下游,河流径流不稳定,河湖淤积,水流不畅,加重水旱灾害
措施
宏观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还原还牧
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有序开矿,有计划的存放表土,开展土地复垦,加强绿化
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
微观
“保源,护坡,固沟”
工程设施
沟谷:打坝建库,拦泥蓄水,防止沟谷继续扩展
缓坡:修筑梯田,发展林果业
塬面:平整土地,增加流水下渗,削减地表径流
生物措施
沟谷:各支流段营造防护林
陡坡:封坡育林育草,退耕还林还草,拦截涵蓄坡面径流
塬面:营造护田林网(以用材林经济林为主)
农业技术措施:
采用先进灌溉技术(喷、滴)合理充分利用水资源
发展立体农业,封山育草,彻底解决农村生活用能
推广生活用煤、推广省柴灶、大办沼气、开发小水电、营造薪材林
荒漠化
分布:干旱半干旱地区,我国还有偶季风边缘区
类型:风蚀、水蚀、冻融、盐渍、泥质荒漠
不同地区类型
华北—盐碱化
南方低山丘陵—红漠化
云贵高原—石漠化
西北—沙漠化
原因
自然原因
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地表干燥,多大风
土壤:地表多疏松沉积物
水文:蒸发旺盛,地表径流少
地形: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阻碍水汽深入,加剧干旱
植被:植被疏松,保护性差
人为原因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农垦
不合理用水
工况建设不重视环保
危害
荒漠化的扩展使人们可利用的土地面积缩小,土地产出量减少,土地养育人口的能力下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促使地表土裸露,为沙尘暴形成提供沙源
土地退化,使农牧业减产甚至绝收
生态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破坏基础设施建设,流动沙丘淹没村庄、灌渠、公路等设施
措施“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
合理利用水资源
农作区:改善耕作制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1年河南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VIP
- 4.1水资源及其利用(第1课时保护水资源)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pptx VIP
-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2014-2015期末考试.pdf VIP
- 果树栽培学完整课件各论苹果.ppt VIP
- 连锁酒店行业2025年扩张策略与风险规避报告.docx
- 国企三项制度改革-10、任期制契约化任期业绩目标责任书(总经理).pdf VIP
- 肝衰竭诊治指南(2024年版)解读.pptx
- 住宅物业管理服务规范DB3505T 17—2024.pdf VIP
- 2024辅警面试问题及答案 .pdf VIP
- 副局长意识形态工作总结.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