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课件 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震课件 2

学 习 内 容 1、什么是地震?地震如何产生? 2、简单了解地球构造和地震关系 3、地震带在全球分布和我国的分布 4、如何防震和逃生 近期地震情况通报和分析 1、近期吉林省(尤其是吉林松原地震从2013年10月31日吉林松原5.5级地震到12月8日16时,共记录到地震事件712次,其中3.0级以上地震23次,包括5.0—5.9级5次,4.0—4.9级6次,3.0—3.9级12 次。 )有感的地震较多,引起大家恐慌。 2、现在生活好了,幸福的日子还想长长久久的过下去,所以恐慌。 3、对地震知识不知晓、不了解。 4、社会上谣言较多,不知所措。 一、地震基本知识 1. 什么是地震?(先纵波、后横波) 地震是地球内部岩层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的地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 2. 地震是怎么形成的? 地震是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当地球内部在运动中积累的能量对地壳产生的巨大压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积累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就形成了地震。一次强烈地震过后往往伴随着一系列较小的余震。 地球结构 地球各个圈层厚度和震源深度 地球各个圈层厚度: 地壳 地球球层结构的最外层。大陆地壳的厚度一般为35~ 45千米 地幔 地壳和地核之间的中间层。平均厚度为 2800 余千米 地核 地球的核心部分,主要由铁 、 镍元素组成 ,半径为3480千米 地球平均半径:约6400千米 震源深度划分: 浅源地震:0—60公里,简称浅震。浅震对构筑物威胁最大。同级地震,震源越浅,破坏力越强。 中源地震:60—300公里。 深源地震。300公里以上。目前观测到最深的地震是720公里。 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 地球的六大板块(相互碰撞和挤压,板块交界地带多火山和地震) 3.地震分类、震级与烈度 1)构造地震:构造地震发生的原因,是地下岩层受地应力的作用,当所受的地应力太大,岩层不能承受时,就会发生突然、快速破裂或错动,岩层破裂或错动时会激发出一种向四周传播的地震波,当地震波传到地表时,就会引起地面的震动。世界上85%-90%的地震以及所有造成重大灾害的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 2)火山地震:由于火山爆发引起的地震。 3)陷落地震: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 4)诱发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放水引起库区发生地震。 震级: 指地震的大小,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震级通常用字母M表示。 震级 震级每相差1级,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 震级每相差2级,释放的能量相差约900倍 震级每相差0.1级,释放的能量相差约1.4倍 4. 全球地震带与中国地震分布特点 中国地震活动特点: 频度高、强度大 分布广、震源浅 灾害严重 5. 地震波 地震发生后,其能量以 地震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体波(p、s)和面波]。 二、地震预测预报 地震前兆: 一般情况下,大地震是有前兆的,大地震前常有不少异常的自然现象发生,叫地震前兆,平原地区更加明显。 地震前兆分为宏观前兆、微观前兆。 世界预测预报现状: 人类可以遨游太空,但对地球了解甚少,准确预测预报地震是努力的方向,预测哪天、哪时、哪地、几级地震远未达到。 地震前兆 宏观前兆:就是人们可以直接感觉到的如气象(如地声、地光、地气、地动等)、地下水异常变化、动物异常反应等叫宏观前兆。 微观前兆:就是通过仪器观测到现象叫微观前兆。如漳州地震台(在龙海九湖石狮岩下)就有多种地震前兆观测仪器。 地震前兆 [地光] ??? 大地震发生前,在震中或附近地区常常出现形态各异的地光,以白、红、黄、蓝色较为常见,通常在夜晚天空较暗时才可见。 [地声] ? 在地光发生后,有时会有地声。多数像打雷,有时像狂风、炮鸣、狮吼等。 三、地震避护和疏散 2.就近躲避,伏而待定 破坏性地震突然发生时,只有几秒到十几秒时间,采取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的方法是应急避险的好办法。震波的间歇是最佳的逃生时机。 在1556年陕西华县8 级大地震的记载中也总结到:“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 意思是说,突然发生地震时,不要急着向外逃,而要躲避一时等待地震过去,还是有希望存活的。这“伏而待定”,高度概括了紧急避震的一条重要原则。 a、就近躲在结实物体旁边 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跨度最小的房间里如厕所、厨房等。也可躲避在结实的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且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物体旁。当有物体砸下来的时候,低姿势躲在结实的物体旁,物体可以先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