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幼儿主题活动中教师行为的几点思考.doc
幼儿主题活动中教师行为的几点思考
摘 要: 在幼儿主题活动中,教师的教育行为与幼教改革的理念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探索在主题活动中更加准确地定位教师的教育行为显得非常必要。如何观察分析幼儿,提升整合幼儿的经验,创设环境,利用各种材料和资源,适时调整预设计划回应幼儿的生成活动等,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能力。
关键词: 幼儿 主题活动 教师行为
在进行主题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符合当今幼教改革的理念有着不同的困惑。但是,正是由于对困惑渴求答案的动力,广大幼儿教师才会不断从盲目走向自觉,从被动走向主动。
一、等待时机巧妙运用提问来点拨
实录:在“恐龙世界”的一次主题活动中,幼儿在对双冠龙是不是肉食性恐龙这个问题上发生激烈的争论。他们分成两派不停地交锋,双方几乎势均力敌。大概僵持了十分钟,当有个坚持双冠龙是食肉恐龙的幼儿说:“双冠龙的牙齿很利。”当另一个和他同一立场的幼儿说“他的爪子也很利”时,我提出启发性的问题:“你们比比看双冠龙和其它肉食恐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再比比看双冠龙和其它食草性恐龙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有个孩子马上说:“双冠龙和棘龙、霸王龙一样很瘦,腕龙和梁龙都很大。”(棘龙和霸王龙是肉食性恐龙,腕龙和梁龙是食草性恐龙。)我马上追问:“一般瘦的恐龙行动快还是个大的行动快?”孩子们都说瘦的恐龙行动快。我又进一步问:“你们再看看双冠龙的爪子长得是什么样子的?它的爪子和食肉恐龙的爪子更像还是和食草恐龙的更像?”大多数幼儿说它和食肉恐龙的爪子更像。这时很多孩子都叫了起来:“双冠龙是食肉恐龙。”我又继续问:“你们说双冠龙长得瘦小、爪子和牙齿都很锋利,有什么好处?”大家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可以更好地捕捉猎物。”“那么,善于捕捉猎物的恐龙应该属于什么食性的恐龙?”最后我请同意双冠龙是食肉恐龙的和同意它是食草恐龙的小朋友分别举手,全班都举手同意双冠龙是食肉恐龙。
思考:在探索型的主题活动中,师生的对话体现了教师与幼儿互动的艺术。等待与点拨从表面上看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方法,但实际上它们都是教师介入幼儿活动的方式。当幼儿沉浸在讨论思索的过程中暂时没有可以引入的契机点时,教师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等待。但是当幼儿的探索趋于瓶颈现象或是他们的思维出现了稍纵即逝的闪亮火花时,教师就要适时地给予点拨――教师做的就是不直接给幼儿答案,而是运用提问,旁敲侧击地引导、启发,让幼儿进一步领会其中的奥秘。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平衡因素论”中曾指出:“在求知活动中,主体是主动的,因而,当他面临外部置疑时,就会有所反应,从而使他的内部认知结构趋于平衡。”
二、以参与者的身份促进材料与幼儿的互动
实录:在主题活动“恐龙世界”的表征阶段,幼儿对于表现恐龙很感兴趣,但是每天他们不是画恐龙就是将画好的恐龙剪下来。他们沉浸在恐龙的世界里,看上去好像非常着迷。但是老师往往会犯嘀咕:难道幼儿的“一百种语言”主要就是画画吗?天天都是这样,真的能促进幼儿增加对恐龙的了解和促进探索的深入吗?后来,一位老师用自己的行动给出了回答――她为幼儿准备了圆形的篮子和其它动物的头饰,鼓励孩子们说:“篮子可以做肿头龙的什么?你们想一想,看看谁最先想到?”孩子们一下就想到把篮子戴在头顶上做肿头龙的头,由此他们的思路也被打开了:一个小朋友把篮子背在背上说是做龟龙的背,但是篮子老是掉下来。怎么办呢?有个机灵的小孩马上跑到黑板前把夹子拿下来,再跑到他跟前递给他说:“嘿!你就用夹子夹住嘛,这样就不会掉下来了。”小朋友马上想到表演区里去表演恐龙了,他们从箱子里找出了尾巴塞在自己的裤子后面,还拿纱巾绑在脖子上当翼龙的翅膀。可是他们没有发现自己没有戴头饰,这时,教师灵机一动,把小朋友剪好的恐龙用透明胶粘在其它动物头饰的反面戴在自己的头上说:“我来当你们的恐龙同学吧。”其他小朋友见了连忙也学着老师的样子,把自己剪下来的恐龙用透明胶粘在其它动物头饰的后面戴在头上――大家又唱又跳,玩得好开心。有几个幼儿还表演了恐龙兄弟合伙捕猎的情景,被围捕的那只恐龙的表演者还用了一个小伎俩――装死以图骗过捕猎者……还有一部分孩子开始迷上制作恐龙头饰了。他们找来硬纸皮、皮筋,自己开始设计恐龙头饰。有的孩子选择用万能积塑和花片拼搭恐龙。老师想到了一种材料,于是大声问:“谁有见过彩色橡皮泥塑的恐龙?”小朋友有的说没见过,有的说在玩具商店里见过。一位小朋友正好有带橡皮泥来,她飞快地跑到鞋柜取出橡皮泥专心致志塑起恐龙来……慢慢地,孩子们的表现方式越来越多。
思考:材料在探索型的主题活动中是幼儿学习和探索的桥梁。要让幼儿与材料发生充分的、广泛的、创造性的互动,教师在充当了材料的投放者的同时,还要以观察者的身份研究幼儿的现状。如果幼儿只是满足于不断重复已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