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昆明五华地区雨季造林技术.doc
昆明五华地区雨季造林技术
摘要:指出了雨季造林是五华区荒山荒地绿化的重要途径,从当地雨季造林的技术及管理等方面探讨了五华地区雨季造林技术,以推动当地的造林绿化工作,提高当地的森林覆盖率。
关键词:雨季造林;技术;管理
收稿日期:2011-07-08
作者简介:范文洪(1974―),男,云南昆明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管理的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8-0120-02
1 引言
雨季造林是五华区荒山荒地绿化的重要途径,雨季造林在我区有着传统的习惯,每年的7、8月份是降水集中的多雨季节,温度高、湿度大、墒情好,是荒山造林的主要季节。雨季造林时间性强,技术要求严,造林难度大,造林可用树种少,为了充分利用雨季的有利时机,搞好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对普吉办事处雨季造林技术及管理要点谈一点粗浅的想法。
2 五华地区雨季造林技术的探讨
普吉街道办事处位于昆明西北部,属于城郊结合部,全处辖区面积31km2,林地面积120hm2,建成区还有可绿化荒地约100hm2,普吉办事处最低海拔1 820m,最高海拔2 305m,平均年降雨量1 100mm,最低温不低于0℃度,最高温不超过30℃,常年光照充足,本地土壤以红壤为主,还有少部分羊肝土,山体立地条件不一,有陡坡,有缓坡,有平地。
2.1 合理整地
整地是造林前的一项重要环节,一般是上一年雨季整地,次年造林,也可春季整地雨季造林或者雨季随整地随造林。整地方法、规格的确定,要按照水土保持的要求,尽量减少破土面,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整地方式。一般对山坡上部及25°坡以上的地段,采用穴状、鱼鳞坑整地,穴径30~40cm左右,深20~40cm;鱼鳞坑长径30~50cm,短径30~40cm,深20~40cm土堰宽,高10~20cm。山坡中部及15~25°坡的地方,采用鱼鳞坑、水平阶整地,规格:鱼鳞坑同上,水平阶宽1.0~1.5m,长以便于整平田面为宜,深30~80cm。山坡下部及15°坡以下的地段,采用窄幅梯田整地,宽2~5m,长度随山坡情况而定,深30~80cm,垒坚固的双层石堰,两阶之间保留2~3m的生土带。无论采取那种方式整地,都必须在整地前做好规划设计,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2.2适地适树,选好树种和苗木
五华区雨季造林树种以常绿树种及萌芽力较强的阔叶树种为主,如藏柏、华山松、滇朴、香樟、中山杉、小叶榕、花椒等,具体到一块造林地,要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选好造林树种。苗木应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Ⅰ、Ⅱ级良种苗木。最好使用容器苗,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对针叶树种的苗木,应选择1~2年生的为宜。
2.3 掌握适宜的造林时机
雨季造林种植时机非常重要,尤其是裸根苗造林,若能在栽后下雨,并有几天的阴天,则对提高造林成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一般情况下,造林时间最好安排在下午,以减少太阳对苗木尤其造林当天的暴晒时间,经过一夜的缓冲,可以提高苗木的抵抗能力,对提高造林成活率也有一定的作用。切忌在无雨和降雨不多的时期强栽等雨,要严格遵循“三不栽”的原则,即雨不透不栽,天不连阴不栽,雨过天晴不栽。
2.4 造林技术
2.4.1 造林密度
松柏造林一般安排在山坡的中上部,穴状或鱼鳞坑整地,密度可掌握在220~330株/667m2。花椒一般栽植于地堰或在水平阶及梯田成片栽植,栽植于地堰的株距2m左右,成片造林,密度可掌握在130~160株/667m2,株行距2.0m×2.0~2.5m。
2.4.2 容器苗造林
(1)起苗时,应先挖掉容器袋周围的土,尽量不使袋内的土体松动,切忌用手拔苗起苗。
(2)栽植时应注意栽植深度,培土深度要比容器高出2~3cm,切忌将营养袋露在外面。
(3)栽前一定要撕破袋底部。把好起苗关,在起苗的前一天圃地灌水,起苗时一律用撅头深刨,做到根系完整,根部带土,剔除细弱苗和根苗,进行苗木分级,并用草袋包装,以减少苗木失水,随起、随运、及时栽植。 栽植时将苗木放在筐内,遮盖湿布,栽一株拿一株。不要用手抓握苗根部,以尽量减少根系损伤。刨深穴,扶正苗木,填土以深度达原土痕为宜,踏实。
2.5 抚育管理
(1)穴面覆盖。造林后,及时用枯树枝、碎草、石块等覆盖穴面,避免暴雨时雨滴击溅表土,以减少蒸腾失水。对穴面保墒和促进苗木生长均有明显作用,应尽量采用。
(2)浇水整穴。造林后如无雨,尤其是裸根苗应尽可能地在栽后2~3d内浇一次水,以保幼树成活、大雨过后,要及时查苗看穴。如苗木被冲压,应及时扒出扶正;被大雨冲毁的树盘及时修筑好。
(3)松土除草。未进行穴面覆盖的植树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