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标专一 冠军的智慧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 朝的目标努力奔跑。 生当盛世,血性的我们岂能没有梦想?爱因斯坦说过,没有理想的生活,那是猪栏的生活。愿我们每一位挺起腰板,远离猪栏。 谁都不愿意被轻视,所以我们要努力! 最后,说说理想。理想是人生的航标,它永远都站在心灵的最前方,随时给你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当你的心中有了理想,你的生活会充满许多绚丽缤纷的颜色。它就像花丛中的一缕阳光,使人生更加灿烂和美好。理想的实现需要经受无数的坎坷,但是,当你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时,你会发现连付出都是那样的快乐。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种理想,无论它在客观上是伟大还是渺小,我们都无权评价别人的理想。因为,那被你称作渺小的理想可能是他一生的宿愿;那被你称作伟大的理想可能牺牲的比他付出的还要多。 激励自己 1 常想象成功时的情景 2 让自己言谈举止都象一个已成功的人 3 将目标告诉别人,或写在纸上并张贴于墙上 4 多阅读励志类故事 5 多和志同道合的人交流 充实自己 1 先自我剖析 我有哪些缺点,包括情商上的和智商上的,如常常发脾气,妒忌别人,思考不周全,过于偏激,不够创新等 2 再努力提高 智商:常常提醒自己思考要周全,严谨等等,也可以直接学习思维提高类型的书,如6顶思考帽等 3 充实的关键 首先,得承认自己有缺点,然后必须有提高自己的想法,并且一直不失去这个想法 那么,即使你还是发脾气,还是思考不周全,你也同样可以慢慢从失败中提升自己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毫无理想而又优柔寡断是一种可悲的心理。 ——培根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张闻天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 对社会就越有益。 ——高尔基 有很多人是用青春的幸福作成功代价的。 ——莫扎特 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 列宁 神圣的工作在每个人的日常事务里,理想的前途 在于一点一滴做起。 ——-谢觉哉 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功大事业。 ——卡耐基 少说些漂亮话,多做些日常平凡的事情...... ——列宁 * * 至佳14.7班 万成志 2016-5 在非洲,每天早晨羚羊睁开眼睛,所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须跑得更快。而在同一时刻,狮子从睡梦中醒来,首先闪现在脑海里的是,我必须跑得再快一些,以追上更多的羚羊。于是,几乎同时,羚羊和狮子一跃而起,迎着朝阳跑去。 一个拼命地跑,一个拼命地追,为什么? 一个害怕被吃掉,一个害怕被饿死。 这就是他们的共同目标 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处处都是千帆竞渡,处处都是芸芸的众生。生活是公正的,又是极其残酷的,在人生的每一道驿站,每一瞬,我们若消极懈怠,不思上进,必将被抛的老远,或是淘汰出局,或是被生活碾碎撕烂,体无完肤。因此,无论你是羚羊还是狮子,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就要毫不迟疑地向前奔跑。 面对现在,面对这个必将决定每个学生今后生活状态和人生轨迹的阶段,你也必须“奔跑”,而且必须跑得更快! 我忘了自己要做什么了…… 在一望无际的非洲拉马河畔,一只非洲豹向一群羚羊扑去,羚羊拼命地四散奔逃。非洲豹的眼睛盯着一只未成年的羚羊,穷追不舍。在追与逃的过程中,非洲豹超过了一只又一只站在旁边惊恐观望的羚羊。但对那些和它挨得很近的羚羊,它却像未看见一样,一次次放过它们。终于,那只未成年的羚羊被凶悍的非洲豹扑倒了,挣扎着倒在了血泊中。 目标专一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试想豹子 中途看到这只好,便去追赶这只,看到那只好,又去追赶那只,被追赶的一只只羚羊起跑速度一定很快,由于豹子体力在不断消耗,就会把贪得无厌的豹子甩到身后,最后哪只羚羊都不会追到,还落个筋疲力尽而又非常懊悔的下场。其实,我们生活中经不起诱惑而中途改变目标的事例可以说数不胜数,就像豹子中途追赶一只只羚羊的下场,应引以为戒。我们平时做事在目标选定好后,要像豹子追赶羚羊那样专一,要有坚定信念和足够的信心,并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只有紧追一只羊才会距离你的目标越来越近,才会实现自己的理想,特别是那些做事犹豫不决的人更应从中有所受益 记得当记者询问日本一位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获得冠军的秘诀时,这位运动员只轻轻地说了一句:凭智慧战胜对手。那么,冠军的智慧是什么呢?10年后,这个谜在他的自传中找到了答案:比赛的时候,他并不把离起点42.195公里的终点看作终点,而是在比赛沿途定下若干个点,每一个点是一个终点,每一点也是起点。这样,初冲出起跑线的那种感觉,那种意识,在每一个点上都得以持续。而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