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古镇梦里家园.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南古镇梦里家园.doc

江南古镇梦里家园   现代社会的人类,比过去更需要大自然及他们自己的历史文化遗产,因为工业化或现代化的进程,破坏了太多的自然和历史遗存,人们在享受工业化成果的同时,也在尝受亲手酿制的恶果:环境恶化和历史的失落。所以,生活在城市里的现代人常常有找不到自己家园的感觉:那千篇一律的钢筋水泥建筑物,那被高楼、被工厂、被马路越挤越小的生活空间,那弥漫在鸣笛声中的汽车尾气,那充溢着废水、污水的城市河流。   于是,江南水乡那一座座古朴、宁静的古镇便成为人们找寻家园感觉的最好去处。       (一)      这些江南古镇既有千年的历史文化,又具中国水乡田园风光。古镇上明清时期官宦富商建造的深宅大院雕梁画栋、飞檐翘角。而最令人兴叹的,是古镇“水乡泽国”风貌和淳朴的乡风民俗。步入古镇可见古桥座座、石级排排、前街后河、人家错落;可闻河上轻橹咿呀、丝竹悠扬、吴歌萦绕。幽雅的环境,秀丽的景色,丰富的人文景观使水乡古镇很自然的便成为中国极受欢迎的旅游热点景区。   江南六大古镇:江苏的周庄、同里、?f直,浙江的乌镇、西塘、南浔,近十年来,接待游客的总人数和旅游收入持续攀升,古镇旅游之热,超乎人们的想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其主要的原因是几个古镇都拥有纯正幽雅的古镇风貌、秀丽迷人的水乡风光、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而这些,又都是六个古镇长期致力于保护古镇文化的行动所致。   就拿这六个古镇中拔得头筹的周庄来说,水乡古镇风貌的完整性和典型性的保存,首先得益于科学地制订“保护为主,适度开发”的规划。1986年,在上海同济大学教授、古城镇保护专家阮仪三的主持下,周庄出台了第一份保护与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提出“保护古镇、建设新区、开辟旅游、发展经济”的指导方针,按照这个规划的要求,经过十年的有序发展,1997年,仍然在阮仪三教授的主持下,编制了《周庄古镇区保护详细规划》,其中心主题是:“保护祖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独具特色的反映明、清及民国初年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的风貌景观,充分挖掘古镇文化内涵,使之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申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曾多年担任周庄镇镇长的庄春地先生,从沈厅古建筑维修和保护开始,亲自参与周庄古镇区内全部古建筑的维修保护及管理工作已经二十多年,至今还在致力于其管理工作。可以说为周庄古镇风貌保护呕尽了心血。而正是这十多年的探索发展,古周庄不仅成功塑造了“中国第一水乡”旅游品牌,也在古镇保护开发利用方面起了示范作用。凭借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水乡风貌、深厚的文化蕴积和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在1999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近年来,更是陆续获得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美国政府奖”和“世界最佳魅力水乡”称号、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五十个地方金奖等,并以古城镇序列惟一代表入围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业绩,除了得天独厚的水乡古镇旅游资源优势外,关键在于决策的正确、理念的更新,特别是对旅游公司进行三次改制,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采取循序渐进、稳扎稳打的办法,使古镇旅游发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太湖之畔的古镇同里,离苏州仅18公里,是江南又一著名水乡。它从养在深闺无人晓到声名鹊起再到旅游兴旺,同样走了一条“保护古镇、开发旅游、发展经济”的成功之路。曾担任过同里镇三届负责城建的副镇长和一园二堂三桥修复工程总指挥的蒋鉴青先生,和他所钟情的众多古建筑修复已度过了三十多个春秋,至今还在为同里镇的保护忙碌,他和周庄的庄春地先生一样,可谓为古镇风貌的保护奉献了一生。他告诉记者,同里古镇有今天的气象,自然离不了对古镇众多古迹的保护和修复,但也离不了几十年来各级部门有关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关心。时任中共江苏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的朱通华先生,吴江人士,建国初期在同里区委做过领导工作,对同里镇的保护非常关心,是较早提出保护古镇的专家之一,作为省委部门的领导干部,到古镇来调研,住在民居里,一住就是二十多天。建筑大师齐康教授也参与了同里镇最初恢复工作中部份古建筑设计的修改。朱通华先生是全国最早和费孝通教授一起研究小城镇的专家,同里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为撰写此文,记者采访了他,他说,同里镇一曰古,二曰水,三曰文,是一座货真价实的古镇、水镇、文镇。同里1981年开始保护恢复退思园,当时的镇党委书记林福才同志是起了关键作用的。他筹集了十万块钱启动修复退思园,决定镇政府迁出退思园,工厂迁出古镇区,蒋鉴青先生就是最早开始退思园修复的。朱先生说,同里镇的保护,就是从退思园起步的,没有退思园的保护,就没有同里古镇的保护;没有退思园的恢复,就没有同里名镇的现在。   无独有偶,在采访中,?f直镇政府的吴金泉镇长告诉我这样一件事情:八十年代,也是时任江苏省委政研室主任的朱通华先生写了一篇批评?f直没有很好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