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岩土学_第二章粘粒与水的相互作用
第二章 粘粒与水的相互作用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廖义玲 粘粒与水相互作用是研究固体颗粒与孔隙溶液相互作用后产生的一系列特性。 卵砾、砂粒,由于颗粒粗大,比表面积小,表面能小,与孔隙中溶液相互作用后,对其工程地质的影响不大; 粘粒颗粒细小,比表面积大、表面能大,是土中较活动的部分,与孔隙溶液相互作用后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表面现象(如颗粒表面的双电层、离子交换、粘粒的聚沉与稳定、触变与陈化等),将直接影响着细粒土的工程地质性质的形成与变化,甚至与土的性质改良也有关。 2.1 粘粒的胶体特性 2.2 粘粒双电层的形成 一、粘粒表面电荷的形成 若在潮湿的粘土中插入两个电极,并通以直流电,可以发现粘粒向阳极移动,土中液体相部分向阴极移动。这种土粒在电场中移动的现象称电泳;而液相水的流动现象则称电渗。这两种现象是同时发生的,统称电动现象。潮湿粘土电动现象说明,粘粒在液体中是带电的。 粘粒表面上电荷的产生,一般有下列三种情况: 1.选择性吸附 粘粒吸附溶液中的离子具有规律性,它总是选择性地吸附与它本身结晶格架中相同或相似的离子。 2.表面分子解离 若粘粒由许多可解离的小分子缔合而成,则其与水作用后生成离子发生基,而后分解,再选择性地吸附与矿物格架上性质相同的离子于其表面而带电。 3.同晶替代 粘土矿物晶格中的同晶替代作用可以产生负电荷,如硅氧四面体片中四价的硅被三价的铝替代,或者八面体片中三价的铝被二价的镁、铁替代,均可产生了过剩的负电荷。这种负电荷的数量取决于晶格中同晶替代的多少,而不受介质pH值的影响。由于同晶替代产生的负电荷的数量不受介质 pH值的影响,这种负电荷称“永久负电荷”。同晶替代是由粘土矿物构成的粘粒通常带负电荷的原因之一。 二、粘粒双电层的特征 1.双电层结构 由于粘土矿物有同晶替代,或其与水相互作用后具选择性吸附,或其本身的解离,使粘粒表面吸附离子而带电。这部分紧密地吸附在固相表面的离子称决定电位离子。 带电粘粒在水中吸附极性水分子于颗粒的周围形成水化膜;若与溶液作用时,由于静电引力的作用,吸附溶液中与其电荷符号相反的离子聚集在其周围(这种离子称反离子),形成反离子层。 在反离子层中的离子实质上是水化离子。粘粒周围的水化膜包含着起主导作用的离子和作为主体的水分子。从起主导作用的离子着眼,称这层为反离子层;如果从作为主体的水分子着眼,则称结合水层。 反离子与粘粒表面上的离子形成的带电层称固定层(或称吸附层)。 另一部分距颗粒表面较远的反离子分布在颗粒的周围,具有扩散到溶液中去的趋势,形成与固定层电荷符号相反的另一个带电层。它的厚度决定于反离子向介质中扩散伸入的程度,所以把它称作扩散层。 从固定层的边缘到扩散层末端的距离作为扩散层的厚度。由决定电位离子层和反号离子层构成电性相反的电层称双电层。 胶体颗粒与外围的双电层统称为胶团。 常将胶体颗粒与其表面吸附的决定电位离子层合称为胶核。 而胶核与固定层合称为胶粒。 由胶粒和扩散层组成胶团。 显然,整个胶团的电学性质是呈现中性的。 2.粘土矿物的双电层结构 由于粘土矿物晶格结构的特点,其双电层结构有别于其它矿物成分的粘粒。粘土矿铝是由硅氧四面体与铝氧八体片按一定的比例构成,由于同晶替代产生的“永久负电荷”分布在晶层平面上,吸附介质中的阳离子形成带负电荷的双电层。 2.3 离子交换 细粒土中含有较多的粘粒,在自然界中的粘粒一般情况下带负电,细粒土的离子交换特性可用阳离子交换容量及各种交换性阳离子容量两个指标来表示。 交换容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土中所有土粒的反离子层内所有交换能力的离子总数,以每百克干土中含有多少毫摩尔的交换阳离子来表示。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以交换容量(CEC)来说明土粒表面带电的数量。 土粒表面带电数量与颗粒的矿物成分有关,也与溶液的化学成分、浓度、PH值有关。严格地讲,土的交换容量并非一个常数,外界条件的变化均能影响细粒土的交换容量。因此,规定以pH=6.5、浓度为0.05ml/dm3 BaCl2的溶液反复地作用于1kg土上,测得的交换容量称标准交换容量。 二、影响离子交换容量的因素 1.颗粒的矿物成分及分散程度 根据试验,随着土粒直径的减小,比表面积的增大,交换容量随之增高。通常只有小于2μm颗粒的交换容量较高。因此,一定量土中粘粒含量与交换容量成正比关系。 2.溶液的化学成分、浓度与PH值 溶液的化学成分、浓度与pH值影响着矿物颗粒表面的带电数量,也就影响着ε电位;而离子交换是在反离子层与溶液中进行的,所以阳离子交换容量反映了颗粒表面带电的数量及热力学电位的大小。 2.4 粘粒的聚沉和稳定 一、聚沉作用 相邻粘粒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集合体的作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