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北宋中期的改革.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材料一: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般夏之乐也,不易礼而亡。” ——《商君书·更法》 材料二: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强,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早一日变计,早一日转机……如今中国不变,则必亡是已。 ——《变法通义》 材料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奇迹般的聚起座座金山…… ——歌曲《春天的故事》 变法改革 第18课北宋中期的改革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王安石 第18课北宋中期的改革 一、改革的背景 “冗官”、“冗兵”、“冗费” “积贫”、“积弱” 二、庆历新政(宋仁宗、范仲淹,拉开序幕) 序幕:《答手诏条陈十事》 内容:改革吏治(核心:磨勘和恩荫制度的改革)、发展经济、加强武备等。 失败原因:官僚集团反对、仁宗厌倦、改革派被排挤出朝廷。 三、王安石变法(宋神宗、王安石) 领导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 内容: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将兵法、科举新法等(理财为核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科举等)。 失败原因:地主官僚的激烈反对;神宗动摇;王安石辞职;哲宗继位,太皇太后执掌朝政;起用保守派。 练习与测评 1、(1)冗官;积贫、积弱,造成严重的社会危机和财政危机。 (2)对策: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 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都由于地主官僚集团的反对、支持改革的皇帝厌倦动摇以及改革派被排挤出朝廷,改革的大部分措施被废除。 练习与测评 2、从改革的背景看:农民起义的冲击成了新王朝推行改革的破冰船;而王朝中后期统治集团内部保守顽固的倾向与日俱增,成为改革的巨大阻力。 从统治者的利益看:王朝初期的统治者比较重视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而王朝中后期的改革是建立在不改变根本制度的前提下,一旦触及到统治者的切身利益,必然会遭到旧制度和旧势力的反对。 从改革的支持力度看:王朝初期的改革由帝王推动,有强大的皇权作保障;而中后期的改革则依赖皇权,缺乏长期的帝王权威。 探索与争鸣 有学者认为,王安石变法时改革派和保守派的见解各有长短,改革派看到社会的弊端而力主改革,并提出具体的改革方案,此其所长;但他们徒见改革之利,而忽视因改革而带来的各种弊端,且操之过急,是其所短。保守派攻击因新法推行而衍生的种种弊端,这也是事实;但因此而全盘否定改革,对社会的弊病听之任之,则是其短了。你是否同意上述观点?说一说你的理由。 1、“以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的精神,对官僚和地主的特权加以限制的改革是( ) A、汉武帝改革 B、孝文帝改革 C、两税法改革 D、王安石变法 2、王安石变法措施中,引起隐匿田亩、逃避赋税之人最激烈反对的是( ) A、青苗法 B、市易法 C、农田水利法 D、方田均税法 3、王安石变法措施中,旨在限制高利贷盘剥以缓和社会矛盾的是( ) A、募役法 B、青苗法 C、市易法D、农田水利法 第17课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 一、北宋的建立 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北宋 二、北宋的制度创设--文官体制 1、背景(鉴于教训,调整改革) 2、措施 军事上:收其精兵 “杯酒释兵权” 内重外轻的兵力部署 轮流更戍的宿卫方式 政治上:稍夺其权 重文轻武(地方、中央要员都由文官担任,形成士大夫主体的文官政府;实行官、职、差遣分离的制度) 财政上:制其钱谷 地方财权统归中央 3、影响 消除隐患,开创时代;但… 官僚机构臃肿 冗官 禁军人数激增 冗兵 “冗官”、“冗兵”、“冗费”; 辽、西夏的威胁 根源: 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积贫”、“积弱” 庆历新政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学家,吴县人。少时家贫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徭役。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可惜不久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实现,因而被贬至陕西四路宣抚使,后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