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义利观及其影响.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孔子的义利观及其影响 刘奉光 (曲阜师范大学 中文系,山东 曲阜,273165) 摘要:道德的根本问题是义利观的问题。孔子认为义首先包涵道义的意思,其次应包涵义务的意思。孔子认为义是人行动的最高规范。孔子认为义是维持君臣民关系的法宝。孔子认为利虽然人人需求,但应当利民惠民我不贪利 在孔子的义利观中,义和利是对立的概念,他褒义贬利,同时又认为义和利是辩证统一的。孔子的义利观在历史上留下了积极的影响。我们应当重温孔子的义利观及其影响,辩证地处理义和利的矛盾,行义以达其利,争取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双丰收。 关键词:道德 义利观 孔子 影响 辩证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道德的根本问题是义利观的问题。对义利的态度和取舍是检验道德的最终标准。人的一生总是在义利取舍的矛盾中艰难痛苦地选择。有唯利是图者,有见利忘义者,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者,有舍生取义者。以致言论亿兆,故事万千。作为伦理道德大师孔子,对义利也有其独到的见解。 义包括道义和义务两个内容 孔子师徒认为义首先包涵道义的意思,他说:“行义以达其道”(《论语》§16.11),他的徒弟子夏则说:“信近于义”(§1.13),意思都是指人要讲道理、守信用,这便是道义、义。 孔子认为义其次应包涵义务的意思,他的高徒子路曾说:“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18.7),孔子没有反对,这显然把义指为君、臣、民三者之间役使和效劳的关系,即义务。 孔子认为义是人行动的最高规范,他说:“君子义以为上”( §17.21),又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4.10),意思是君子处世,无可无不可,要以义为规范准绳。孔子要求人们“见利思义”(§14.12),“见得思义”( §16.10)。孔子希望明智的君子们要“务民之义”( §6.22),意思是领导人民走向义。孔子认为以身作则是“务民之义”的好方法,他说:“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 §13.4)。 孔子认为义是维持君臣民关系的法宝,他说:“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17.21),子路秉承孔子的教诲,也曾说:“不仕无义”( §18.7),意思是说,不为帝王当官做事是不义的。 孔子对义的论述,成了千古名言,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16)。这些豪言壮语激励着历代忠义之士,或高风亮节,安贫乐道;或慷慨为国,视死如归。 利民惠民我不贪利 孔子认为利虽然人人需求,但如果放纵地追求利就招致怨恨,他说:“放于利而行,多怨”( §4.12)。由此,他自己很少谈论利:“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9.1)。孔子主张不贪图小利,他说:“无见小利:……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3.17)。孔子认为义是诫止人们不贪利的法宝,他希望人们“见利思义”( §14.12)。 然而利毕竟是人们生活的基础,孔子主张要利民、惠民,他说:“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20.2),意思是说用民人有利的事物去便利人民。孔子办教育就是这样的实践:民人希望读书获利,情愿交学费学习;孔子收费办学,对民对己都有利。这便是“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孔子认为利是调动人的一种工具,“小人喻于利”( §4.16),可以使小人听话受治,明智的人会因为行仁获利而保持仁德,他说:“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4.2),意思是仁人会安于仁德,智者会以仁德获利而守于仁德,所谓“吃小亏赚大便宜”正是“智者利仁”的奥妙。 孔子对利的克制态度影响了后人,所以后人在取利的时候或文过饰非、强词夺理,或羞羞答答、欲取又推,或明让暗取,巧取豪夺;当然也有大量舍己利人的好事千古流芳。这都与孔子的影响不无联系。 孔子将义利巧妙调和 在孔子的义利观中,义和利是对立的概念,褒义贬利;但孔子又将二者巧妙地调和起来,相辅相成。孔子主张“见利思义”,“义然后取”( §14.13),实质是说只要道义允许,便可以合法顺理、正大光明地取利。孔子一生的实践也证实了这个问题。孔子教学要收“束脩“(§7.7)作为学费,孔子要收各王公大夫的馈送。但孔子有一个严格的原则,“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16),就是不义之财、无道之官,孔子看得象浮云一样轻。孔子正是坚持了这个原则,所以辞官游学十四年,终生困穷。孔子所希望的是“义而富且贵”,是小康,是大同。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义和利是辩证统一的。 孔子义利观的历史影响 孔子的义利观在历史上留下了积极的影响。有舍生取义,为国为君者: 项籍围汉王于荥阳,汉将纪信曰:“事已急,请为王,王可间出”。纪信乘黄盖左纛(dào),曰:“城中食尽,汉王降”,楚军皆呼万岁。汉王与数十骑出,项王烧杀纪信(《史记》)。 氐贼为乱,以(周)处为建威将军,以兵五千受夏侯俊节度,处遂进军大战,仰天叹曰:“古者良将受命,凿凶门而出,盖有进无退

文档评论(0)

yxud48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