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家庭对品德不良的预防及矫正
子女健康、聪明、品德高尚,是为人父母最满意的期盼。但一个人品德的好坏,不是先天生成,而是后天教育影响的结果。
一、儿童不良品德的分析
导致一些儿童品德不良,有多方面的因素。来自社会的,如社会风气、同龄伙伴和书刊、电影、电视、网络中不良信息的影响;来自学校的,如忽视品德教育、对学生不关心爱护、教育方式欠佳、师生关系不融洽等;子女自身的因素,如认识上是非观念模糊,情感上爱憎好恶颠倒,行为上养成不少坏习惯,存在诸多心理障碍等;还有来自家庭的各种因素,在此着重分析不良行为的学生,受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
?1.有的家风不正。如家庭成员有某些恶习,家长本人行为不轨,如偷窃、赌博、酗酒、生活腐化等,往往把子女引入歧途。
?2.有的家庭缺乏正确管教子女的原则和方法。有的是父母双方对子女教育的要求不一致,有严有松,使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或使学生感到有机可乘。有的对子女养而不教,放任不管,出了问题,手足无措,于是训斥、打骂、禁闭、捆绑、饿饭、驱赶……;或姑息养奸,要啥给啥,其结果适得其反,子女越变越坏。
?3.有的家长对学生要求不高,督促不严,甚至溺爱、袒护。他们视子女(特别是独生子女、头生子女或最小的子女)为掌上明珠,爱不够,疼不够,捏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学生的不良行动得到家庭成员的默许、包庇,孩子有“短”就“护”。或纵容子女处处“拔尖”,“占上风”,养成娇骄二气,非常自私,随心所欲,老虎屁股摸不得。孩子在家“拔尖”,到社会上就逞“狂”。没有认真地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以致于贻误了子女的前途。
?4.有的家庭结构受到破坏,家庭环境突变。如父母双亡或父母居住外地;或父母离婚,再婚;或由于某段时间工作关系无暇教育子女,对孩子的教育无力,或放任不管,以致学生在精神上受打击后,又受坏人的勾引。
?5.由于居住条件差,父母生活不检点。
因此,不良的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导致儿童不良品德的主要原因之一,认识这一点,对端正家庭教育和预防儿童不良品德有着重要意义。
二、家庭对儿童不良品德的预防及纠正
预防及纠正儿童品德不良,必须从多方面着手,家庭、学校、社区和国家齐抓共管,分别担负起教育和保护的责任。而家庭是一个人儿童时期的住地,家长是孩子第一任启蒙老师,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说过:“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学校,个体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家庭是个体成长、素质养成及人格形成的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外部环境。”由此可见,家庭在儿童成长中的起着重要作用,家庭应成为预防儿童不良品德的第一道防线, 这里从家庭角度,着重谈三点:
1、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重中之重。
预防及纠正孩子品德不良,根本之道在于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重中之重,是进行道德教育,让孩子从小树立道德观念,明辨是非、善恶、美丑;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赞赏,什么该反对;逐步养成对父母、对集体、对祖国的爱心,和诚实、正直、勤劳、节俭、责任、守信、合作、宽容等品质。孩子有了这些观念、情感和品质,面对复杂多变的大千世界,就像有了“抗体”,自然比较容易用道德支配自己,不那么容易被诱惑、受侵蚀。可许多父母以为教育就是讲道理,实际上懂得道理并不意味着就具有相应的品德。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种品德的形成,都包含着认识、情感、行为、意志等因素。懂道理,只是认识因素。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用理论和行动去教育孩子,成为孩子心中的一盏明灯。
例如:我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上,从小我就让他不向爷爷奶奶伸手要钱,告诉他爷爷奶奶很幸苦地养大了爸爸,现在老了,该我们去孝顺他们,怎么还能拿他们的钱呢?如果有该用钱的地方爸爸妈妈会支持你的。而且我也与俩位老人达成口头协议不让他们给钱,而且在两位老人的生日、过节我都为他们准备红包买了衣服,有时去老人的住处与他们聊天。并且从来不在孩子面前说老人的是非,有时我儿子会对我说:“妈妈,奶奶好小气,橱柜里有好多别人送的好吃的糖果都舍不得拿出来给我和弟弟吃。”这时我会对他说:“以前爷爷奶奶过着苦日子,他们是想留着过节再拿出来吃呢,这不是小气,是节约。”现在我的孩子对爷爷奶奶孝顺有加,从没与爷爷奶奶大声过,而且花钱不大手大脚;
在加强道德教育的同时,要重视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有家规,校有校规,国有国法,让孩子从小习惯于接受各种规章、制度、纪律、法律的约束,当他以后进入社会这个“大染缸”时,即使身处十分复杂多变的环境,也能洁身自爱,努力做到“出污泥而不染”。记得有一次他班上的一位男生老对他说一些难听的话,他回来很生气地告诉我他真想揍他,当时我笑着对他说:“你那大块头,就轻轻的一下就可以把瘦小的他打倒,如果你真的打赢了,你真的会开心吗?你想想他说你只是生气,可你打他之后后果很难设想,如果大家都像你一样,一句话不中听就打人,我们这社会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