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的婚恋教育历来不是现实教育,而是一种理想教育。这种教育把现代人的情爱观念塞进一种文化夹层中,现实的禁锢已经消失,内心的禁锢依然存在。
爱的多重性
人类的爱启蒙于母亲的怀抱,母爱的无私使孩子心中的爱天生具有更多的索取和更少的付出。同时,母亲对孩子的爱是非常物化的,那种爱看得见摸得着,用不着你去猜你去想。成熟男女间的爱却有更多精神层面的内容,有时也像是一种情绪游戏。斯科特?派克把爱定义为一种滋养个人和他人心灵成长,扩充自我的意愿。但爱并不总扮演积极的角色,孩子的成长有时也需要对抗或逃离长辈们太多的关爱,沉溺于母爱的孩子永远长不大。每个人对爱的理解和期待投射出各自的生活经历、亲密的需要和以往获得的情感性体验。在不同类型的环境中长大的人,相爱有时会闹出不少的别扭。
一对刚结婚不到半年的夫妻吵着闹着要离婚,妻子说自己是爱情牢笼中可怜的小鸟,被爱得失去了权利和自由。先生却说妻子总在拒绝自己,像捉迷藏,让你逮不着抓不着。这对夫妻的问题显然不在于爱与不爱,而在于他们彼此的亲密需要明显不同。几乎所有愿意向心理医生呈现婚姻问题的夫妻,或多或少都会被爱的问题苦恼。有时是爱多了,有时是爱少了。
如果按《读者》杂志上杨东平《四种人》的分法,所有相爱男女都可以归于四种框架。第一种:双方都具有平等和热烈的爱,这种夫妻亲密无间,水乳交融,You jump,I jump;第二种:男的更爱女的,婚姻中凭空冒出醋味和硝烟味来。如果女的知趣,好自为之,夫妻还能假意缠绵。否则,斥责、猜疑无时无刻不在锻打神经;相对的第三种是女更爱男,开始时哀哀怨怨,哭哭泣泣,天长日久那女子变得形干影枯,头痛失眠,闹起无休无止的病痛来;第四种:两人都不爱,外人看来千般万配,自己知道夹脚。
爱的力量
大多数时候,我愿意相信爱具有改变人们内心世界的能量,爱是个性发展的内在驱力。我曾听到这样的故事:
一个男孩,七岁前,整日玩耍嬉笑,无忧无虑。七岁以后,灾难接踵而至,先是父亲车祸去世,爱的大厦坍塌一半,接着母亲改嫁,再接着同母异父的弟弟、妹妹降生。他感觉被母亲遗忘了,内心的爱都变成一种刻骨铭心的恨。他不再好好念书,开始打架斗殴,高中未读完就辍学回家,把母亲气得死去活来。以后他离家出走,开始迷恋摇滚音乐,崇尚反叛精神,留长发,人也变得很酷。他有过不少的女朋友,但总在彼此情浓之时就冷落对方,差点闹出人命来。
他对爱情的不忠完全是无意识的,他似乎在不停地重复被母亲抛弃的情感过程。转眼到了35岁,他还是孑然一身。有一天,夜半两点他离开夜总会驾车回家,在寂静的街区看到一位正在哭泣的穿着睡衣的女子。“佐罗味”十足的他把她带回了自己的家,他把卧室让给了那位女子,自己睡在门厅的地板上。似乎又要重复心灵历程,他竭尽温柔体贴想让那女子爱上他。三个月的追逐后,他如愿以偿,他们同居了。那女子大学毕业,聪明伶俐,内心也是冰清玉洁,倒让他生出几分畏惧和自卑来。孤傲的心开始改变,他戒掉烟酒,洁身自好,不再流连歌厅、赌局。接着他拓展业务,参加成人高考。内心充满活力和新鲜感,好像是找回了久违的朋友。他终于有了自己真正向往的生活。
同居六个月后,他的女朋友获得美国某大学的全额奖学金,悄悄地办好护照与签证,然后静静地告诉他不日就要与他分别,并感谢他半年来对她的关爱。他感觉又被命运捉弄了,他是如此的愤怒以至于渴望伤害她。
他去见心理医生,希望得到帮助。医生告诉他,他的愤怒更像是早年母子关系中的被伤害体验的再现,这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医生问他:“与这个女孩接触除了伤害你还得到什么?”他沉默半晌说:“她改变了我的人生!”医生说:“不,不!是你对女孩的真爱改变了你的人生。”在医生的安排下,他找到了已经年老的母亲。从母亲流泪的眼睛里,他感受到母亲对他的爱和思念一刻也没停止过,他哭了,二十多年来内心的狂躁变得安宁平和。
接下来的故事读者也能猜得到。他依依不舍地送别了女友,继续过着一种积极的、有朝气的生活。后来,他说:“我已学会不再伤害我自己,也不再伤害别人。”从故事中看到,对爱的渴望可以毁坏一个人,也能够重新塑造一个人。
爱的赋义
对爱情的赋义,有时也是很有趣的事。一位女士告诉我:“我真不明白,爱是如此地具有双重性,它给予我一种高峰般的快乐,让我忘乎所以,同时也让我因害怕失去爱而陷入不可知的痛苦中 ”我想爱本身是一种人类共有的内在感觉,是一种内心的情感现实。它的多重涵义是爱恋中的人依从自我的体验来赋予的。爱有时是非理性的,它可以让年轻单纯的心充满忧郁和伤感,也会让孤独沉郁的心洒满阳光和笑声。我小的时候,社会强烈地追求共性化,情爱中浪漫的个性化被人为地淡化了,爱情即意味着家庭与责任,否则情爱只是一种对道德的亵渎。待长大后,社会又显得非常个性化、物化,爱似乎又被实化为人的权利,甚至产生可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