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11卷第4期(总第59期)2004年8月
ICU感染的监测与控制
刘冰李武平张永生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西安710032)
摘要 目的 分析综合性医院ICU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感染部位分布及环境物品的污染情况,为制定医
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3个ICU收治的566例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前瞻性凋查,同时对相
4%。感染部位
关的环境物品进行微生物学监测。结果感染发生率26.7%,发生2例次以上感染者占16
占前3位的是下呼吸道感染51.7%、胃肠道感染17.2%和泌尿道感染126%。工作状态下环境物品的污染
率69.9%。结论ICU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以下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环境物品的污染严重。应建立ICU感
染监测制度,并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加强环境物品的消毒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关■词ICU医院感染监测控制
中田分类号R4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515(2004)04-0030-03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各医院相继建立了ICU病房,为 医院感染诊断依据卫生部2001年下发《医院感染诊断标
重危病人的抢救和治疗提供了条件,但由于ICU的患者具有 准(试行)》确定各部位医院感染;微生物学监测结果判断依
病情危重、免疫功能低下及侵人性操作多的特点,容易发生医
院感染.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而医院感染的发生直接影 境的标准。
响了ICU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因此,开展ICU医院感染的监
2结果
测,了解ICU感染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达到有效预防和控
制ICU医院感染的发生,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积极的意 2.1医院感染发病率
义。本文对我院3个不同ICU收治的566例患者进行了医院
感染前瞻性监测,并对感染危险因素及同期相关环境物品监 例次),感染发生率22.6%,感染例次发病率26.7%。其中呼
5%(16/
测情况进行分析,提出预防和控制对策。 吸内科ICU为13.2%(25/189),麻醉ICU为10
1对象与方法 染者占16.4%(21/128)。
1.I调查对象 2.2感染部位分布
医院感染部位构成中占首位的是下呼吸道感染517%
对2002年11月—2004年3月我院麻醉ICU、神经内科
(78/151)、其它依次为胃肠道感染172%(26/151j、泌尿道
ICU、呼吸科ICU的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监测.同时对相关
的环境物品进行微生物学l|矗测。
染3.3%(5/151)及其它部位感染7.3%(11/151)。
1.2方法
2.3环境物品的微生物监测结果
每个ICU指定一名人员,由感染管理科进行统一培训后
随机对ICE工作状态下环境物品的监测结果见下表。
对本科患者进行监测,及时采集患者的痰液、尿液、血液等标
ICU环境夏医疗用品监测结果
本进行细菌培养,并负责收集患者的全部资料.按照统一表格
进行登记;感染管理专职人员负责环境物品的微生物学监测。
1.3判断标准
【收稿日期】2004—07—22
【作者前介】刘冰(1965一).女,西安人,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
医院感染工作。
3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