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典故有意误读”——李贺诗歌美学一大亮点.pdf

“典故有意误读”——李贺诗歌美学一大亮点.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2008年第 3期 才论 No.3,2008 (总第209期) n NORTHERN FI)RUM TotalNo.209 【古典诗学】 典‘‘故的有意误读 李贺诗歌美学的一大亮点 吉新宏 ,杨春俏2 (1.华北科技学院文法系,北京 101601;2.中国地质大学 人文经管学院,北京 100083) [摘 要]典故的 “有意误读”是李贺诗歌美学的一大亮点。由于有意误读 ,典故原义与语境义之间便 构成对话与冲突,从而在诗句中形成语义裂隙,诗意变得隐秘而复杂。 “任公子骑白驴”、 “虞卿”、“千金买 骨”、“魏明帝青龙九年”作为个案,对李贺诗歌的典故误读现象进行详细解析,以期窥见李贺的隐秘文心, 彰显李贺诗歌的独特审美风貌。 [关键词]李贺;典故;有意误读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08)03—0010—05 在唐代乃至在整个中国诗歌史上,李贺堪称一个十 第二问: “何为服黄金,吞白玉?”第三问: “谁是任公 分别致的人物。他是个命运悲惨的小人物,但同时他又 子,云中骑白驴?” 是个满怀痛苦激情的大诗人。他的诗,不仅风格冷艳、 这三次发问由一个总题引起:“吾不识青天高,黄地 意象奇诡,而且在章法、用韵、用典等方面也十分奇特。 厚。唯见月寒 日暖,来煎人寿。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单就用典方面而言,李贺常常撇开典故的原有意义,在 李贺面临一个问题:天道有常,流化无情。世间万物, 具体诗歌情境中对典故进行 “有意误读”,赋予它另外一 在时光流化面前 ,显得那样无奈和渺小 ,因此他发问道: 种意义 ,甚至相反的意义。这样,典故的原义与语境义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之间便构成对话与冲突,诗意由此变得十分复杂。李贺 回答是: “天东有若木 ,下置衔烛龙。”日出处有神 诗中典故的 “有意误读”很多,如 《苦昼短》中的 “任 木 ,日落处有神龙衔烛。 公子骑 白驴”典故 、 《马诗二十三首 ·其十三》中的 “千 对此,李贺有一个愤激的想象:“吾将斩龙足,嚼龙 金买骨”典故、 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 “魏明帝青龙九 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 年’典故、 《南园十三首 ·其十二》中的 “虞卿”典故, 哭。”天不怕,地不怕,将神龙肉体消灭,斩草除根,一 等等。这些 “有意误读”的典故,决不只是为了在诗风 了百了。这是一种最坚决、最强烈、最愤激的主体抗争 一 L的争奇斗险,而是更多地与他的悲剧的命运、深切的 姿态,虽然,这是一种莽汉式的抗争。 痛苦、狂热的理想 、尴尬的身份紧密地纠缠在一起。通 这正是对第二问的回答: “何为服黄金,吞白玉?” 过对这些典故意义生成的特殊方式的具体解读 ,我们可 用不着再服金吞玉,炼丹修道了,再也用不着学着神仙 以窥见李贺隐秘的文心。 的样子,在造化面前辛苦挣扎了。看来,这个想象的解 决是最简单有效的了。 一 、 “任公子骑白驴” 前两次发问,都得到了回答。那么问题是不是解决 “任公子骑 白驴”出自李贺的名篇 苦《昼短》: 了呢?决不是的。不可能、也不应该让 问题 以这种方式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得到解决。因为那不是李贺。愤激的抗争或辛苦的挣扎,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食熊则肥 ,食蛙则瘦。神君 他对这两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